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曾雅青 通讯员 蔡蕾 许冬冬 王博AI生成的图片被商用,是否构成侵权?近日,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法院审结一起“AI生成图被侵权”著作权纠纷案,依法为创作者维权。当事人王某系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创作者。
1月7日9时0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牵动着许多网友的心。但与此同时,一些网友为了流量,利用AI技术生成“灾区”群众被埋、房屋坍塌等虚假照片进行发布,并配文日喀则地震等关键词,造成网友误解。 其中,一张“被压废墟下的小男孩”图片引发广泛关注。
极目新闻记者 姚赟AI被应用到绘画、音乐等多领域,为创作生产带来了便利。但与之相伴的,是日渐增多的“AI侵权”纠纷。近日,手绘博主陈先生(CZH-时光机)发现,有多人发布的AI作品与自己的原创手绘作品的构图、内容几乎一模一样,侵犯了其权益。AI作品是否构成侵权?该如何界定?
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将于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针对传播虚假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数据安全和偏见歧视等问题,办法规定了包括使用AI生成内容不得侵害他人肖像权、应对AI生成的图片视频进行标识等具体细则。
《关于适用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8月1日起实施。明确将适用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范围扩大至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和疾病保险等商业健康保险主要险种,增加了产品保障内容,提高了灵活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8月1日起施行。
#头条创作挑战赛##东莞头条##爆料#现今的时代,已是一个AI的时代!媒体更是已将AI神化得无所不能!而今日头条平台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免费的,名叫豆包的AI工具。此AI工具功能能确实非常强大,查找资料,提问问答,都能给我们在写作时提供很多的方便。
来源:新华网5月15日,首例“AI视听作品侵权案”开庭。此前,在4月23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宣判了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原告因其声音被AI技术模仿并商业化使用而获得胜诉;1月,中国首例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案已判决生效。
字节跳动正式宣告进军AI视频生成。9月24日,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在深圳举办AI创新巡展,一举发布了豆包视频生成-PixelDance、豆包视频生成-Seaweed两款大模型,面向企业市场开启邀测。 活动现场展示的视频生成效果令人惊叹。
《科创板日报》1月17日讯(编辑 宋子乔)微软的一项游戏专利或将造福热衷二次创作的玩家。近日,微软在美国商标和专利局(USPTO)最新公布的专利清单中,获得了一项利用生成式AI设计游戏的技术专利。根据专利描述,AI能够根据玩家的指令,快速生成与游戏叙事相关的元素。
12月10日,有网友反映,她的名字和学校被陌生人在AI产品豆包(字节跳动旗下)中输入后,豆包显示了她的微信账号,加上微信后验证为真。 豆包相关负责人回应此事称,网友反馈的情况,是豆包基于互联网上公开信息进行搜索和智能整合,此类联系方式通过搜索引擎也能够搜到。
1月7日9时0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牵动着许多网友的心。但与此同时,一些网友为了流量,利用AI技术生成“灾区”群众被埋、房屋坍塌等虚假照片进行发布,并配文日喀则地震等关键词,造成网友误解。其中,一张“被压废墟下的小男孩”图片引发广泛关注。
7月22日,字节跳动回应豆包大模型训练数据来源非法的质疑。近日有用户发帖称,能在豆包问到自己尚未发表过的作品,怀疑豆包使用WPS的云端内容训练AI,并表达了数据泄露的担忧。字节跳动对此表示“传言完全不实”。字节跳动回应称,豆包上的部分书目信息,来源于公开信息,并给出相关网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