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是我知道你为了谁。你们以无声的‘身传’,超越短暂而获得永恒——以自己的精神和肉体帮助他人更好地生存。”前不久,在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医学部的解剖实验室,一场主题为“大爱无疆、生命永恒”的感恩教育活动在这里举行。大体解剖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组成。
阳光讯(谢小雅 记者 郑亚雷)10月24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举行2023级解剖学教学开课前工作准备会,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孟晓军、医学部人才培养处副处长王渊、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主任周劲松及开课仪式所有任课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我们站在您托起的高山上眺望远方,见繁花灿烂,锦绣万里......”4月2日,清明前夕,重庆医科大学在缙云校区厚德广场举行第十五届“缅怀捐献者,彰显医学心”清明祭拜仪式,医学生代表为遗体捐献者们献上了原创诗歌朗诵与手语操,表达对“大体老师”的由衷敬意。
在岁月的浩瀚星空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恰似璀璨星辰般光芒闪耀、熠熠生辉,他们用生命奏响了伟大与奉献的华章。张绍林便是这璀璨繁星中的一颗,他以独特的光芒,将自己无私奉献给了医学事业,成为了一名大体老师,为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激励着无数人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中新网新疆新闻2月6日电(余小疆 马悦 李洁)“妈妈去世那天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库尔勒市红十字会”两个月前69岁的刘军遵照妈妈生前的决定捐献其遗体成为“大体老师”在突发脑梗和病魔斗争了36天后2023年12月2日谢慧生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94岁然而,她的生命并未因此结束而是以另一种方式
“我要将遗体捐给母校,用最后的力量推动医学教育与研究的发展。”10月18日凌晨,北京佑安医院妇产科原主任杨虹走完了她64年的人生旅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决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母校——成为医学生们的“大体老师”。“她是患者心目中的好医生,也是同事眼里的好主任。
“虽然与您不曾相识,但您的无私奉献给予了我们学习的机会,我们无法感同身受您生前的病苦,但绝不辜负您身后的选择,谢谢您,我的老师!”有一种老师,人们既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也看不到他们的面容,但他们无声地推动了医学的进步。他们是用于医学教育和研究的遗体——“大体老师”。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于新树 陈旦 潘爱华)他们,不用言语,不落文字,用躯体做教材,以大爱育良医;他们,是令人动容的“大体老师”,是舍身奉献医学研究的“先行者”;他们,用沉默的躯体,铸就了基础医学教育的高塔。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29日讯(通讯员 于新树 傅绒 罗宇涛 潘爱华)一方净台,教化默然。在医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大体老师”的无私奉献,他们是伟大的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是值得每一名学子心怀崇敬的无言老师。
【来源:东南网】大体老师是医学界对遗体捐赠者的尊称。对医学生而言,他们是一群特殊的老师,没有动作,却带着学生探索人体奥秘;没有表情,却教会学生们爱和仁心;没有言语,却授予学生心存感恩,时刻行善——他们用身躯诠释生命的另一种意义。
来源:【宁夏日报】“课前,我们先进行遗体祭奠仪式。”4月3日,宁夏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课堂上,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起,向“大体老师”鞠躬致敬。据了解,宁夏医科大学1958年建校66年以来共接收遗体捐赠99例,用于进行病理检查、研究,进行医生培训与学生培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潘志贤 通讯员 王玲玲)没有解剖就没有医学。3月29日,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举行以“缅怀无言良师践行医者使命”为主题的“致敬大体老师”清明祭奠活动,3300余名师生向为医学事业无私奉献的遗体捐献者默哀致敬。
“感谢大体老师给予我们的指导。”广东医科大学解剖楼前的留言板上,同学们留下了许多对“大体老师”的真挚感言。对医学生来说,解剖学尤为重要。在他们的成长路上,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教师,毅然决然地以身示教,引导学子步入医学殿堂,“无语良师”“大体老师”是医学界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
来源:【海博TV】点击上方图片,即可报料花飨逝者 春暖斯人四月的春风 带来了一缕牵挂你来过 你不曾离开一别经年 任思念飘远我呼唤着你 重温着你的故事用生命守护生命 你光照人间又是一年清明时,飘落的雨中,都是思念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