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20日,美国科罗拉多州杰佛逊郡科伦拜中学发生了令人震惊的校园枪击案,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伯德这两名学生配备枪械和爆炸物,在他们就读的校园内大开杀戒,总共造成15人死亡与24人受伤的严重后果。
他的努力所产生的实质性成果是一条规模空前的著作洪流,这些著作是哲学史上最为光怪陆离的著作,其中包括《悲剧的诞生》《善恶的彼岸》《道德的谱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以及他令人吃惊的思想自传,自命不凡地命名为《瞧!这个人》,书中有些章节标题为《为何我如此智慧》、《为何我如此聪明》以及《为何我能写出这样的好书》。
但他与叔本华也有不同之处,在其思想中,他认为意志与现象是密不可分的,而且不存在自在的实体意志,他认为意志是表现在现象世界之中,这与叔本华思想是相反的。另一个影响尼采的人是黑格尔,作为非理性主义者的尼采,与前者是存在一致性。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哲学家、诗人,也是近代对基督教最不留情的批判者,预告虚无主义到来的最受争议的近代欧洲思想家,既是古代希腊研究家,也是古典语言学学者,同时在一部分的知识分子中,他也是知名的箴言学者、文明评论家。
波伏娃曾说,虚无主义可以像疾病一样进行传播。生活中难免会有让人感觉意义缺失的时刻。宅在家里刷手机、标准化的学校教育、打工人的职场生活,似乎处处都有些许“虚无主义”的影子。虚无主义究竟是什么?虚无主义又从何而来?回溯欧洲虚无主义的思潮,尼采是一个无法绕过的人物。
诺斯替主义并不是否认上帝的存在,而是认为堕落的人类芸芸众生离上帝过于遥远,人类主动弃绝了上帝,上帝对世界不闻不问,上帝因此再也没有显现,等于自动失效了,神圣价值隐遁,世界因此让位给了魔鬼,魔鬼的律法因此获得了统治权,那就是自然界的自然律法与人类精神世界的道德律法,人的拯救不能依靠上帝了,而是依靠人内在的来自于上帝的先验灵知,灵知就是“诺斯替”,是人类获得拯救的内在根据。
尼采在《权力意志》中提到虚无主义,并将其用“上帝死了”来加以说明,认为欧洲近代的虚无主义始于基督教信仰的破灭,由此可见,尼采的虚无主义只限定在欧洲世界,尤其是只限定在欧洲世界之基督教教徒之中,但为什么在我,我这样一个并无此背景下的无神论者也会陷入一种所谓的虚无主义,或者说我是否根本就没处在一种虚无主义之中,而只是披着虚无主义的外壳,陷入到一种不知所措的境地,但为了寻求一种仅存的安全感,我选择将自己归于某一种主义之中,归于由这个主义所集结起来的一个群体之中,这样我错误的认识了自己,也错误的认识了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