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为了激励僧人进行“艰苦修行”,破除他们对华丽衣着的奢求,由寺庙派出专人入户收集或者捡拾别人丢弃的、颜色杂乱陈旧的布片,洗涤干净后进行再加工,细心裁剪、密缝拼缀而制成的僧衣,通称为“衲衣”,也称功德衣、无畏衣等,其形状酷似袈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李白作为中国古代的诗仙,已受后人敬拜多年,而在他的墓前最多的祭奠品,便是“酒”。而且有人不光送一瓶,还是两瓶,倒不是让他多喝点,而是让他给杜甫也带一瓶。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小暑时节,邀您来艺博纳凉、赏析、织绣。本期“再塑清华藏珍”系列课程提取馆藏“百衲衣”中的几何纹样元素,定制戳绣材料包,通过一针一线的绣制,共同体会古人寓设计于巧思、夺造物之天工的织绣之美。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汶川的百姓昔日的家园全坍塌成了废墟,很多百姓更是与亲人阴阳两隔。生死攸关之际,罗汉寺的一位高僧打开庙门收留了上百名名身怀六甲的孕妇,这位高僧不顾其他僧人的劝阻,执意一次又一次的破戒,并说:“佛祖怪罪下来我一人担着。”
《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碑刻——皇皇史册》,蔡辉 著,北京出版社2021年10月版。“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及高宗上元二年(675)东征还,深悯忠义之士殁于戎事,卜斯地将建寺为之荐福。(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追感二帝先志,起是道场,以‘悯忠’为额。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人们常道佛门清规戒律森严,不沾荤腥,不理俗世。但在2008年,一个出家多年的和尚连破多戒,却没有受到任何指责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