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昔日的“小渔村”深圳,已经发展成了中国大地上最繁荣的城市之一。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在四个经济特区中,竟然出现了一个“差等生”,它就是广东汕头。根据2022年的GDP数据显示,深圳的GDP在全国排名第三,而汕头则排在一百零九,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这里曾经是臭水沟,天热时远远就能闻到臭味,现在这里真的是变了。”近日,当记者来到汕头市龙湖区星湖公园,这里已成为周边群众散步休闲之地。家住星湖公园附近的陈伯说,现在水质好多了,一有闲暇时间就过来散散心。星湖沟的转变,是汕头持续推进城乡黑臭水体治理的一个缩影。
2月28日,汕头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汕头市市长曾风保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2023年工作经验,部署2024年工作安排。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汕头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8亿元,增长4.2%;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为增长5.5%。
冬日暖阳下,位于汕头东部的韩江东溪波光粼粼,江面上不时可见白鹭飞翔。沿着堤岸上的碧道而行,往来群众悠闲散步,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映于眼前。近日,在广东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评选中,韩江东溪入选成为城镇型河流优秀案例代表。
汕头历史上地理位置比较优势不大,历来都是要“走出去”发展,所以留在本地发展的人其实并不多,一来是华侨特别多,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和港澳同胞有300多万人,分布在了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二来是在深圳、广州等国内其他地方发展的人较多,据闻在深圳1700万人口中,潮汕人就占了500万人,这也是导致汕头在人才上是比较缺失,阻碍发展的原因。
每每提及汕头,总会免不了一声叹息,这个最失落的经济特区,曾是东南沿海最富庶的城市。然而在这么多年后,汕头的GDP却只有3,000亿出头,不仅在广东这个最发达的省份抬不起头来,就算是放到全国也属于中下水平,当年不值一提的深圳,如今的GDP是他的近10倍,就连后发的厦门珠海也都远超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