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工匠不仅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也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品格。根于工正,持中守正。史前匠人以虔诚的宗教信仰谱写了一部巫史文明,他们敬畏自然与神灵,用制器尚象的朴素理念为人类早期的器物生产提供造物原则,通过泥土和火焰的碰撞创烧了史前陶器,并创造了史前石器、玉器、漆器等史前巫史文化标识。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今年4月,在塔吉克斯坦鲁班工坊内,来自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吴正鹏(左二)向学生讲解测绘仪器使用方法。奥斯帕诺夫摄(新华社发)【开栏的话】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耕耘,硕果累累。
编者按:解读时事政策、挖掘文化底蕴,弘扬主流价值观,即日起,在滕州市委网信办指导下,大众网枣庄开辟网络评论品牌栏目《善评》,传播滕州好声音,汇聚滕州正能量,努力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陕西西安,中国航天科技六院举办高技能人才“绝技绝活”发布活动,现场展示钳工5秒目测配钥匙、车工精准剥蛋壳等绝技实操;广东东莞,规模大、工种多的全市技能大赛开赛,技能人才纷纷亮相、精彩比拼;江苏盐城,首届江苏青年技能周活动正在进行时,技能展演、专家讲座、招生
1月10日,“十年磨一剑——大国匠心人物影像展”正式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展,本次展览以新京报持续5年的“大国匠心”系列报道为蓝本,将63组匠心人物的事迹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集中展现,对工匠精神进行生动诠释。
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上,1088名劳动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其中产业工人380名,占40.3%,高出规定比例5.3个百分点。一批产业工人,用匠心铸就梦想,靠技能点亮人生,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习近平: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段话出自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薛晴(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国之重器,始于匠心,惟匠心以致远。伟大时代需要伟大工程,伟大工程需要伟大精神支撑和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