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演义》的神话体系中,元始天尊座下的“十二金仙”是道教至高无上的存在,每一位都拥有超凡的法力和深厚的修为。然而,令人好奇的是,太乙真人作为十二金仙的最后一位,为何能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 1.
在封神的传奇世界里,阐教十二金仙威名赫赫,他们的弟子也各显神通。若论及十二金仙最聪明的弟子,多数人或许会将目光投向赤精子、广成子、惧留孙等声名在外的人物,而黄龙真人往往被视作 “小透明”,甚至因屡屡受挫被调侃为 “四无真人”—— 无弟子、无法宝、无本事、无胜绩。
阐教弟子大多法力平平,整体实力远不如截教弟子,其实并不完全与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的收徒理念有关,还有其他重要原因。通常认为,由于元始天尊秉持道德取人的收徒理念,使得阐教弟子大多天赋平庸,所以实力不如截教弟子。
在这里有个令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也就是阐教仙人在对待截教仙人时,可以用心狠手辣来形容,像九龙岛四圣,金鳌岛十天君就是都惨死于阐教仙人之手,按理说,三霄仙子作为截教门人在抓到阐教十二金仙后,应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杀掉他们才对,但最终结果却是阐教十二金仙都在三霄仙子手中保全了性命,那么,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