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补肾,相信大家都能说出很多相关的方法 。但是一个可以补肾的穴位,恐怕就没多少人认识了。今天我准备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个可以补肾的穴位。它具有良好的益肾强腰之功效,是中医治疗肾气血阴阳亏虚的重要穴位。它就是神奇的太溪穴。 在此之前,我们先了解什么是肾虚。
太溪穴是中医补肾的重要穴位,可以治疗诸虚劳损,如果用之得当,其疗效甚至胜过六味地黄丸。太溪穴是肾经的腧穴,肾为水脏,主水液的代谢,而太溪穴就是肾水的汇聚之处。太者,大也。肾水起于涌泉穴,汇于太溪穴,就像溪流逐渐汇聚增大一样。
建议大家都去学习太溪穴,尤其是老年人脏腑功能下降,学会了有这几大好处在等着你!首先来了解一下太溪穴,位于内脚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足少阴经的原穴,可以补益肾脏,建议大家每天可以用拇指,从上往下,从左向右,每次早晚各按摩1-3分钟,或者也可以艾灸太溪穴,每次可以灸10-30分钟,可以缓解以下这几种情况!
对于老年人来说,肾脏随年龄增长会呈现出衰老、肾气亏虚等。中医认为,按摩太溪穴可补益肾气、固精护肾。除了能补养肾气外,太溪穴还能用于调治头痛目眩、咽喉肿痛、耳聋耳鸣、失眠健忘、小便频多、腰脊疼痛、下肢冰冷、内踝肿痛等。
首先是太溪穴。太溪穴位于脚踝内侧,作为足少阴肾经的元穴,这里汇聚了元气,是中医临床上补肾调肾不可或缺的重要穴位。其次足三里穴。足三里相当于地黄丸中的三泻组合——牡丹皮、茯苓和泽泻,具有养后天、泻肾浊的功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补肾。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是一个广为人知的保健穴位。
冬季为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草木凋零,霜雪冰冻,自然界万物呈现闭藏状态,以度冬时。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通应,肾五行属水,为阴中之太阴,与冬气相通应,肾藏精为封藏之本,故冬季日常按揉、艾灸人体太溪、肾俞和气海三穴,可帮助补肾,助力冬“藏”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