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有台词:为什么爱一个人,也就十年,一百年,恨一个人,却要几百年,上千年?那么理解一个人需要多少年。赫赫有名的东林党魁首,晚明名臣邹元标用了四十年。那个曾经被他憎恨,而最终被他理解的人,就是万历时期著名的改革家张居正。
邹元标与张案平反关系再探讨万历五年(1577年)九月二十六日,张居正父亲张文明病逝,首辅张居正居丧不丁忧,邹元标三次上疏反对“夺情”,痛骂张居正是禽兽不如的畜生,猛烈批评他的改革措施。张居正十分恼怒,将邹元标廷杖八十大棍,流放贵州都匀卫,直到张居正去世后,邹元标才得以重返京师。
三起三落 刚直不阿——记一代忠良邹元标鉴湖公园邹元标(1551年—1624年),字尔瞻,号南皋,晚明著名忠臣,吉水县县城小东门邹家人,明代东林党首领之一,与赵南星、顾宪成号为“三君”。 邹元标幼有神童之称,9岁通《五经》,27岁一举中进士,被安排在刑部观察政务。
所谓权臣,就是使用了不应该属于自己的权力。的确,历史学界一直说他是权臣。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如钱穆等,写过很厉害的抨击文章。也有人写文章反驳,如湖北浠水人徐复观先生曾撰文严加批驳,批得最厉害的是黄冈的熊十力先生。两人都是新儒学大师,道德学问都有很大影响。
我昨天根据江西省级地方志的记载,讲了邹元标逼迫赣州恶霸钟员外出钱,在吉安府永丰县修建返步桥的典故。贴文和视频发出去之后,乡亲们纷纷问我:“打不死的邹元标,割不尽的韭菜蔸,这句俗话是怎么来的?”邹元标,字尔瞻,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人士。吉水县和永丰县,在历史上是一对兄弟。
一明万历五年(1577)九月,首辅张居正之父病逝,按当时的丁忧制度,他应离职回家乡守制27个月。当时内阁还有次辅吕调阳、张四维,不过形同摆设,事无巨细都由张居正定夺,两人不敢担当首辅重任,上疏援引先朝故事,请皇上谕留张居正在官守制,即所谓“夺情”。明神宗接到奏疏后,下旨夺情。
启儒闲聊《金瓶梅》,“闲言帐语”讲原委:在上次对第一回的次解析里,已交待完了来兴来保所属的含意,现在我们就接着聊西门府里所剩下的那些“来字辈”家仆们:“来安”之名是指首辅张居正在国防上做出的功绩:隆庆以前,尤其是在北方对付俺答的国防体系形同虚设,不堪一击。
上回说到张居正的门生,巡按辽东监察御史刘台因为上疏弹劾张居正“擅作威福、蔑祖宗法”,被万历皇帝抹去了官职。张居正表面“疏救”刘台,背里授意手下调查刘台贪污事迹,致使其最后被发配到广西充军,并死在了戍所。刘台虽然死了,其预言却言中了,张居正“夺情”一事又掀起了朝中大波。
万历皇帝看到吴中行、赵用贤、艾穆和沈思孝跳出来,攻击张居正,十分恼怒,下旨廷杖这四个人。一听说要用杖刑,满朝文武十分震惊,认为万历皇帝只是张居正的道具,真正想施行威权统治的是张居正,这下满朝言论自由的日子就要结束了,接下来就是血雨腥风,于是纷纷上书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