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地卑湿,唐代韩愈曾称“潮州南近界,毒雾瘴气,日夕发作”,加之毒虫猛兽,出没无时,使先民对自然充满敬畏,相信世间万物的背后都有一只看不到的手——神灵精怪在操控,他们希望通过祭拜,向其背后的主宰表示尊重和敬畏,以祈求其佑护,故潮汕人对如天地日月、山川河海、雷公电母、雨仙风伯、飞禽走兽等无不加以顶礼。
舞台上星光熠熠,歌舞升平,小品相声逗得人捧腹大笑,每年都能稳稳霸占热搜,热闹程度简直无可比拟。可谁能想到,在潮汕地区,有一种民间活动,一旦开启,那场面之盛大、氛围之热烈,和春晚相比,竟能瞬间让春晚成了“小巫见大巫”,它就是潮汕游神。
福建闽南地区与广东的潮汕地区,他们在过年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习俗,就是“游神”,或称圣驾巡游、游老爷、迎老爷、神像出巡等等,这些活动是指在新年期间,每个村里面组织人员到神庙中将神像放置在轿子里,然后抬着神像到路上巡游,接受民众的膜拜和香火祈福,寓意着神明赐福给一方百姓,并且保佑这一方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
本文摘录自图书《一江潮客情:潮汕与客家历史文化访思录》第二章 潮汕文化访思录《第二节 从围寨谈起的潮汕人的宗族自卫历史与宗亲观念》尚武的风气与游神庙会的热闹从元朝末年到康熙复界的400多年岁月里,潮州沿海人民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导致潮州民间不得不长期依靠宗族和相邻乡村抱团自卫,挖
劳热(营老爷)(游神),是潮汕地区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每个村的“热闹阵”各有特色上午去马栅村追了英歌舞,下午赶到溪东村,这里营老爷的仪式是扛着老爷“跳火墩”这一次,终于看到了游神前的请神仪式:掷杯筊还记得之前网上热传的某网红在闽南游神时cosplay赵世子引发了众怒么?
揭西大溪渔梁,保留着完整的游神传统民俗活动,每年正月十一下午四点恭迎伯公、伯婆、大王爷、三山国王圣驾,接着到前一年出生的头丁家“抢鸡头”,抢鸡头是好兆头的寓意,正月十二是前一年所有出生的男丁家前去祭拜,正月十三游神活动,一起来感受一下渔梁游神的热闹激动现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