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根,对于多数人们来说并不陌生,知道它是一种中药材,但具体它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并不知道。下面就跟随小编来了解一下。1、热病烦渴性味甘寒,既能清透肺胃气分实热,又能生津止渴、除烦,故可用治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者,用煎浓汁频饮(《肘后方》)。
秋天气候干燥,特别是北方地区,很多人会出现鼻子干燥、口唇干燥、口渴、大便干、干咳等症状,甚至有人每逢秋季即流鼻血。以下为大家推荐一个治疗秋季鼻干出血的偏方——藕节芦根饮。做法是:藕节、芦根等量,一起切碎,煎一碗水一次喝下,一天两次,连用5天。中医认为,秋季干燥,易伤人体津液。
芦根的治病功效及食疗方芦根,又称芦芽根、甜梗子,为芦根的地下茎,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而且春夏秋季节都可以采挖,挖出后洗净晒干即可。中医认为,芦根味甘,性寒,是小儿肺热咳嗽的常用药,它具有除烦止呕、清热生津、润肺和胃的功效,主治热淋涩痛、肺痈吐脓、肺热咳嗽、胃热呕吐、热病烦渴等症。
过去有一句老话,叫“春饮芦根水,夏用绿豆汤,百病不生更硬朗”。据说,苏东坡就喜欢喝芦根熬的水来保护咽喉和口腔。我自己也喜欢在立夏时节喝芦根茶,因为喝的时候,我会不自禁地沉醉在他写的一首诗里:“春水芦根看鹤立,夕阳枫叶见鸦翻。此生念念随泡影,莫认家山作本元。
春秋时期伍子胥为报父仇,逃出昭关,风餐露宿,后有追兵,难免着急上火,自觉头晕耳鸣、口渴心烦、不时咳嗽干呕。这时,伍子胥被一条大江挡住去路,一个渔人在江中打鱼,于是高声喊道:“渔父渡我!”渔人看到后有追兵,佯装不应,高歌道:“目月昭昭乎寝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
【身边医药】第98期导读:从前有一个穷人,孩子受了风寒,烧得满面通红,昏睡不起,穷人急忙到镇上去买药。黑心的药店店主慢悠悠地对穷人说:“要退烧,就得吃羚羊角,离了羚羊角,发烧退不了。”穷人也知道羚羊角是名贵的药材,他哪里有那么多钱,便向店主哀求。
小时候,那时候快乐多,其实学到的东西不比现在孩子少,至少我们距离大自然很近。芦苇,是小时候的玩伴!芦茅根、苇根、芦头、芦柴根、芦菇根、顺江龙、水蓈蔃、芦通、苇子根、芦芽根、甜梗子。每个地方叫法不一样,但东西都一样。芦苇根入药,是治疗呼吸道疾病最常用药。
湖南读者黄女士问:这些年来,我一直有口臭的毛病,请问专家有偏方可以治疗吗?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江海涛推荐:有口臭毛病的人,常精神负担大,与人交往时也会让别人厌烦不快。一般认为口臭和体内有湿邪有关,湿邪的原因则是气机郁滞不通。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汤婕 王芳芳“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国药典》记载,芦根味甘,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肺痈吐脓,胃热呕哕,热淋涩痛。
浙江读者王女士问:我弟弟最近口臭明显,旁人都不愿走近跟他说话。有人给了他一个偏方,就是取芦根(干、鲜均可)一两,煎汤一碗加冰糖适量内服,一天一次,早晨空腹服用,据说连服一周能治好口臭。口臭就是口腔异味,经常困扰人们,甚至影响社会交往。
芦根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芦苇的地下茎。具清热生津、止呕、除烦之功。常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舌燥少津之症,或胃热呕逆、肺热咳嗽、痰稠、口干及外感风热的咳嗽。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春末夏初或秋季均可采挖,洗净,切断,鲜用或晒干用。关于芦根,民间还有一段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