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今天是中国传统24节气中的立春外婆上海话讲节气栏目迎来了辰山植物园的专家智囊团从这期开始我们将跟您聊聊最应景的花语花知从这个立春开始新民晚报、松江区融媒体中心、辰山植物园联合出品“上海24节气映画•花候新知”本期花候的幕后故事:小新:正值春节,我们说说梅花
1月11日上午,市民从市园林绿化中心盆景园的蜡梅旁经过。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王冰珂 通讯员 李科学连日来,平顶山市区蜡梅次第开放,花香袭人。记者1月11日从平顶山市园林绿化中心获悉,目前蜡梅已进入最佳观赏期,预计花期将持续至3月份。
蜡梅冬天虽冷,但仍有植物不畏严寒如期盛开,这就是蜡梅了。蜡梅无疑是此时最让市民们期待的植物,它浓郁的花香、淡雅的花色、清瘦写意的枝干,这些特点让它广受市民们的喜爱。但同时,一些乌龙事件也层出不穷,比如将蜡梅当成梅花的,又或者在“蜡梅”与“腊梅”这两个写法间举棋不定的。
近日,随着气温稳步提升,细心的市民发现:无锡梅园的腊梅悄然绽放了!1月15日下午,现代快报记者从无锡梅园获悉,腊梅已迎来最佳观赏期,北园主干道旁、古梅圃蜡梅坡和蜡梅园周围背风向阳区域的不少腊梅都已盛开,其他区域蜡梅也基本处于含苞待放状态,鹅黄的花朵、淡淡的清香,很是惹人怜爱。
2024年,让我们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波浪,融合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追寻千载自然风物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的小秘密小故事,寻找北京植物当下最典型的特征,追寻北京植物的踪迹,体会园林绿化的匠心独运,感受身边的美好。
然而说起蜡梅这种植物,很多人却存在一些认知误区,不清楚应该是叫做“蜡梅”还是叫做“腊梅”。唐朝杰出诗人杜牧在《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羣》的诗句中说到:“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两年花”,一些人便以此作为佐证,认为自唐朝开始就已将这种植物叫做腊梅,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因此遵循古法也叫做“腊梅”。
蜡梅,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蜡梅在“十大香花”“十二花仙”“十二月花神”“十八学士”等多种典故和称号中占有一席之地,历代文人雅士纷纷对其赞美有加,留下了众多令人回味的诗篇和画作。君不见万松岭上黄千叶,玉蕊檀心两奇绝。
“不肯皎然争腊雪,只将孤艳付幽香。”寒冬腊月,暗香涌动,申城蜡梅初开。星星点点的淡黄在闸北公园悄然出现,为万物凋零的冬季平添一份生机。俗语有云:腊梅香,年来到。岁末,有蜡梅才完整,它开在一年的终结,也开在一年的伊始。冰枝缀金粟,冬韵染流年。
2022年即将迎来了尾声,蜡梅也如期而开,这种植物往往在每年的12月份开放,仿佛给一年画上句号。浓郁的花香、清瘦写意的枝干、不畏严寒的特质,让这种植物广受市民们的喜爱,但同时,一些疑问也随之抛出,蜡梅是梅花吗?究竟是“蜡梅”还是“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