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上海虹口区山阴路145弄,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悬挂上了五星红旗,老弄堂里一片喜庆的气氛。“侬看阿拉这条弄堂,这几天多么漂亮。”9月30日,记者走进山阴路145弄,居民陈亚鼎高兴地说道。这条弄堂有个称谓“国旗弄堂”,因为国旗设计者曾联松曾长期居住于此,居民们都为此感到自豪。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在虹口区山阴路145弄,弄堂围墙上、居民家门口悬挂着数十面五星红旗,将老弄堂装点一新,显得一片喜庆。山阴路145弄,正是国旗设计者曾联松生前长期居住直至去世的地方,因此也被居民们亲切称为“国旗弄堂”。据了解,山阴路145弄始建于1927年。
在浙南小城瑞安,有一个曾联松广场,广场的花岗岩的基座上有一座半身铜像。铜像中的人戴着眼镜,目光深邃而坚定,斜仰着头,似是在构思那面神圣的旗帜,又似是在眺望那面旗帜带给亿万中华儿女的灿烂光芒。人们用这种方式将他记在心里,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曾联松。
视频来源:人民日报新媒体国旗升起,向国旗敬礼!有一种感动,叫“中国红” ,有一种骄傲,叫“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它是那样的庄严、美丽,那样的鲜艳夺目。对于它的设计,人们一定会认为是出自一位闻名遐迩、才华横溢的美术大师之手吧? 其实不然。
在浙南小城瑞安,有一个曾联松广场,广场的花岗岩的基座上有一座半身铜像。铜像中的人戴着眼镜,目光深邃而坚定,斜仰着头,似是在构思那面神圣的旗帜,又似是在眺望那面旗帜带给亿万中华儿女的灿烂光芒。人们用这种方式将他记在心里,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曾联松。
新民晚报讯(特约通讯员 龙钢 记者 李一能)今天上午,虹口区山阴路145弄国旗招展,居民们用这样的方式庆祝即将到来的国庆节,同时也缅怀一位曾居住在这里的老邻居——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曾联松。因为这个原因,这条弄堂也被称为“国旗弄堂”。
图说:上海市青少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升国旗主题活动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一大广场举行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下同)今天一早,中共一大纪念馆一大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很多青春的脸庞。上海市青少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升国旗主题活动在此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周胜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一迪)10月1日上午,由团上海市委主办的“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上海市青少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升国旗主题活动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一大广场举行。
9月2日上午,“百年奋斗路 启航新征程——中共四大纪念馆开馆12周年暨《启航》首发式”在位于上海虹口区的中共四大纪念馆举行。活动现场。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中共四大原址位于虹口区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上世纪30年代,会址原建筑毁于日军侵华炮火。
10月1日,上海人民广场升旗现场。 蔡维帅 图202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在这个举国同庆的日子里,10月1日上午,上海市青少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升国旗主题活动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一大广场举行。
一直以来,虹口区山阴路145弄都有着“国旗弄堂”的美誉,因为国旗的设计者曾联松一生中最后的52年就是在这里度过,五星红旗的设计也是在这里完成。这两天,居民们在整条弄堂里挂起了五星红旗,用鲜艳的红色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走进山阴路145弄,浓浓的国庆喜庆氛围扑面而来。
该情景党课通过老革命、国旗教育展示厅工作人员、动画制作者、记者、留学生等人物形象的演绎,回顾了中华儿女浴血奋战迎来新中国诞生的壮阔历程,讲述了五星红旗的创作经历,展现了国旗之于海内外中国人的重要意义,也通过剧中老少演员的互动体现了红色血脉的传承。
2023年春节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将推出10集大型纪录片《共和国符号》。该片首次尝试以高科技三维细致展现国旗、国徽、国印、人民币等一系列深入人心的共和国符号,生动讲述设计过程和背后的感人故事,描绘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和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