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客户端1月27日讯(张孙小娱 逄玮 王皓亮)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包括哪些?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条件是怎样规定的?退休时出生时间如何认定?日前,针对市民关心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热门问题,烟台市人社局养老科进行了解答。
年龄认定的资料,从入团志愿书、入党志愿书、学历经历和证明、入学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工作调动时间等,都有原始的资料,这些原始证明材料,以及历年来的考核登记表几方面对应,完全可以推定,到底哪个年龄才是真正的出生实际年龄。
退休年龄身份证和档案记载不一致的,以档案最早记载为准,是如何规定的呢?根据原劳动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社部发〔1999〕8号 规定“二、规范退休审批程序,健全审批制度: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办理退休时,年龄是以身份证,还是以档案为准?首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小编在从事工资社保岗位时,单位一位女性职工身份证年龄达到50岁办理退休,所有资料准备好后到社保局却被退回了,理由是档案年龄还未满50周岁。
2024年,退休年龄还是以档案为准吗?档案材料不全就不能退休了吗?在2024年办理退休的参保人员,不管身份证和档案上的出生时间是否一致,则退休时间都是按照档案上最先记载的时间计算的,由此就可以看出,在2024年,参保人员的退休年龄还是以档案上最先记载的时间为准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村小伙子当兵复员后分在了一个国营单位。50岁办理退休的时候,单位发现他入伍时填写的出生日期和档案以及身份证的出生日期全都不一致。那个年代的人,对于个人信息的填写不很严谨。那么这种情况办理退休时他该以哪个出生日期为准呢?
案号:最高法院最高法行申2877号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二、规范退休审批程序,健全审批制度 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
全部原创,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正式实施渐进式法定退休年龄和渐进式缴费年限,职工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和缴费年限同时满足,才能顺利退休。
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并对外发布。根据决定,从2025年1月1日起,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