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一首诗词中写到:“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这一句是诗词句,不是粗话,它出自毛泽东的《念奴娇·鸟儿问答》。该词通过鲲鹏与蓬间雀的对话,呈现出广阔宏大的视野以及对国际局势的深入思考,以豪迈磅礴的气势和炽烈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敌人的鄙夷以及对未来的笃定信念。
毛主席一生留下的诗词并不多,除去那些冒名的伪作,经过权威认定的只有67首,但在这数量并不算多的诗词中,毛主席却在不断地探索诗词语言与形式的边界,给诗词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注入新的活力,对我们今天的诗词创极有借鉴意义。
“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但 “画饼”是无法充饥的,毕竟土豆是要种的,牛肉也要去养,种地养牲畜虽然是这个农耕民族的几千年的本领,却也需要和平稳定的环境,更何况是敌人虎视眈眈,不会如你所愿。
鲁迅先生在批评中国人的惰性时,曾举过一个例子。如果一个房子里光线太暗,有人提议在墙上凿个洞,势必会遭到众人反对,这个方法肯定不行。但如果再提议,把房顶掀了,众人就会往回退让,同意开个洞算了。这种心理效应被称为“开窗术”。在中国革命早期,周恩来就曾利用这种方法,巧妙地帮助了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