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阳历、农历和公历这几个概念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和区别:阴历(Lunar Calendar):阴历主要根据月亮的盈亏周期来制定,一个月的长度大约为29.5天。它主要用于一些宗教和文化节日的计算,如伊斯兰教的斋月就是根据阴历来确定的。
2015挥手拜拜2016相见恨晚当然,这里说的新年并不是我们说的农历腊月里面的新年,而是日历中31号过去了,新的1月1号来了,也就是我们说的阳历。那么问题来了,农历和阳历的区别我们都知道,那么他们的来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又为什么有两个日历呢?
每当逢年过节,或者计算生日的时候,公历、阴历、阳历、农历这些词就统统跳出来,每天都在用的“日子”也在这一刻变得混乱起来,很多人脑海中公历=阳历,农历=阴历,但是用了这么多年依然没搞清楚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那今天小编就带你一次性搞清楚这些混乱的“日子”。
所谓农历、阴历、阳历,都是历法。历法就是人为地设计出一年的月数、日数和月的日数,它们跟天体运动的周期有一定关系,归根结底都是生活中的地理。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法很多,所有的历法都可以归纳为三类:太阳历、太阴历和阴阳历。太阳历简称阳历,目前全世界通用的公历就是太阳历的一种。
这几天,细心的公众在翻看日历时会发现,公历11月与农历十月的日期完美重合:公历11月1日这天是农历十月初一,公历11月30日这天是农历十月三十。这是怎么回事呢?听听天文科普专家怎么说。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表示,这并非印刷错误,而是我国历法编排所导致的一种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