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汶上县杨店镇,一个创新的农业模式正在崭露头角——“芦笋+金蝉”种养结合,为当地产业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我承包了这100亩地,现在正在整地,准备种芦笋,等到6月份,再种上金蝉,到时候一块土地两份收入。”3月6日,汶上县杨店镇“芦笋+金蝉”承包大户刘景利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
来源:农村大众报 林下养鸡不稀罕,蔬菜套种很常见,可你见过芦笋地里养金蝉吗?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的芦笋种植大户张磊就这么干了,而且收益不一般。“前年,我承包了26亩地种芦笋,为了增加收益,试着在地里养殖金蝉,没想到,收益很可观。”张磊说。据介绍,芦笋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市场前景好。
记者 王忠才走进滨州市惠民县姜楼镇一桩农场芦笋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根根青翠的芦笋破土而出,长势喜人,焕发着勃勃生机,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抢眼,十分翠绿鲜嫩。采摘工人们正掂着篮子,手握剪刀采摘新出的芦笋,一边采摘新鲜的芦笋一边将金蝉的幼苗撒在芦笋根旁,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鲁网9月12日讯(记者 马超群 通讯员 高林夏)李坤,平度市新河镇城子东人。今年34岁,黑黑的,壮壮的。见到他时,正在他的金蝉孵化房里查看孵化情况。“你看,那些白色的活动的就是金蝉若虫,现在是孵化后期了,一天出不了多少了。
捉金蝉金蝉爬上芦笋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郭卫东芦笋尖尖,金蝉生金。近年来,曹县、单县、牡丹区等县区的部分乡镇,依托芦笋种植传统优势,洞察市场需求,锚定“芦笋+金蝉”这一特色赛道,小金蝉爬出金产业,一块土地两份收入,“芦笋金蝉”成了富民强村和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来源:【商丘日报-商丘网】6月12日傍晚,在夏邑县车站镇豫东新鸣金蝉繁育示范园里出土的金蝉密密麻麻地往树上爬,好一番热闹景象。“今年天气升温早,金蝉提前上市。”示范园负责人翁红亚说,单就金蝉养殖售卖这一项来计算,一亩地大概能够收益1.5万元至2万元。
来源:【阳泉日报】8月15日,阳泉市平定县冶西镇尚怡村的一片林地里,夜幕降临,蝉鸣声声。山西金蝉养殖有限公司的工人举着手电筒,穿梭在树林中捕捉金蝉。树上、地下,大家仔细搜寻,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金蝉也叫蚱蝉,俗称知了,是蝉科蚱蝉属的一种昆虫。
大众网记者 韩金枝 通讯员 朱莉洁 滨州报道走进黄山街道高家村芦笋种植基地,可以看到一个个崭新的现代化种植大棚拔地而起。原本村南边的46亩低效益林地,如今已成为高效农业示范园的沃土,孕育着“芦笋种植+金蝉养殖”的特色农业梦想。
来源:【荆门日报-荆门新闻网】马台村过去依赖传统种植业,收入来源单一,制约因素多。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以项目为载体聚集更多市场主体、社会人才、资金资源投身乡村振兴荆门市选取了60个有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意愿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在此进行“揭榜招贤”!
初春时节,记者走进淄博市高青县田镇街道台陈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摆放在铁架上的菌棒,村民正在收获蘑菇。“我们合作社种植的蘑菇赶上一波好行情,最近几个月销量特别好。”台陈村党支部书记陈霞欣喜地说,“合作社的收益不仅壮大了村集体收入,还带动了村民增收。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董振霞“老王,连续雨天停歇了,今晚要开工了。”7月29日中午,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萌水镇萌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峰拿起电话,通知几个村民今晚到柳树林金蝉养殖园“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