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疫情的影响,民法典应该已经颁布了,然而对于这样一个民法典的颁发,还是有很多人有疑问,有了民法,为什么还要有民法典。针对这样的一个大众关注的问题,政法大学教授李永军来告诉你,民法和民法典究竟有什么区别。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许坚。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也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既保持民事法律制度的连续性、稳定性,又保持适度的前瞻性、开
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草案,由民法总则与各分编草案“合体”而来,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共1200多个条文,覆盖一个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
这是《现代汉语词典》对“法典”的定义,这一表述,揭示出了从法律到法典“一字之差”背后的巨大不同。中国编纂民法典,并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也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是我国民法典的第一部司法解释,对《民法典》不溯及既往原则及其例外、有利溯及适用规则、流押、流质条款溯及适用、合同解除时间认定溯及适用、准予离婚溯及适用、保理合同溯及适用、好意同乘溯及适用等数十项民事行为的溯及适用作出规定,是首个系统全面规定了民事法律溯及力的司法解释,对保障民法典的有效施行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法信特别提示:凡本号注明“来源”或“转自”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分享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本号观点民法典出台,包括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在内的九部单行法律将被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