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思想家,比如孔子,庄子,老子,孟子,墨子。闻一多在他的《文学的历史动向》中提到了“轴心时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突然有四个最古老的民族,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几乎同时抬起头来,大踏步地向前走去。”
回首到2500多年前的那个时代,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这个时期同时出现了三位伟大的圣贤,也就是儒释道三家的创始人,不光如此,在这同一时期还出现了古希腊三位圣贤,可谓都是泰斗极的人物,后世之中还没有人能超越他们的成就!
公元前500年,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代,在这个被后人称为“轴心时代”的时间段,诞生了一批影响世界千年格局的思想家,甚至成为了各文明之间典型的代表人物,为什么这些人会扎堆出现呢?“轴心时代”的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吗?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中新社北京11月20日电 题:“轴心时代”中华文明的人权思想对今天有什么启示?——专访吉林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鲁广锦中新社记者 孔任远“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正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人权观的形成有何影响?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