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国科学报》见习记者 孟凌霄前不久,37岁的姜昱丞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Nature论文,这也是他所在的苏州科技大学首次在Nature亮相。这篇论文澄清了凝聚态物理领域一个20余年来的误区,并构建了全新理论模型和判定标准。“其实在地方普通高校,一样能做研究、出成果。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关键的问题”“后台数据管理的重点,是管理后台数据”“如果一个人不胖,那一定是个瘦子”……大话、空话、套话、车轱辘话……这一两年,越来越多的高校老师发现,自己学生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里,AI写作的痕迹越来越明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300人的写手群里,不时弹出中介的论文订单。一篇要求写1.2万字,题目定为《xxx消费税改革研究》的本科毕业论文,中介开价450元,在群里被写手“秒抢”。论文代写,有着庞大的“客户群体”。一些不愿意花费精力或没有能力完成学位论文,投机“捷径”的高校毕业生,成了中介捞钱的“池鱼”。
文/片 巩悦悦 济南报道一篇本科论文,从确定题目到完成初稿,起码要花费数周甚至几个月时间。但记者注意到,如今社交平台上有人打出了“AI写论文”的幌子,声称“20分钟能写万字论文”。眼看就要进入论文答辩环节,一些“手忙脚乱”的应届毕业生决定铤而走险,选择用AI代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