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想试一试。”24年,8000多个日夜,他为中国“天眼”燃尽生命。2016年9月,中国天眼(FAST)工程正式落成。2017年,中国天眼首次发现脉冲星,但南仁东没能看到……南仁东离开我们七年了,致敬国之脊梁!
【来源:科技日报】原标题:他的言传身教让我终身受益——回忆我的导师、著名天文学家南仁东南仁东(右)在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施工现场与工程技术人员在一起。新华社发◎甘恒谦提起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南仁东是绕不开的名字。
前言23年时间里,他从壮年都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中国天眼”。在2000年之前,网上搜不到任何关于“天眼”的消息,只因为他认为在没有任何成果之前,不需要媒体大写特写。
大型民族音舞诗画剧《你的眼睛能看多远》剧照。“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8月19日—20日,来自黔南州的大型民族音舞诗画剧《你的眼睛能看多远》,将作为2024广州艺术季展演剧目在广东艺术剧院连演两场。
2017年的今天,天文学家南仁东逝世。他曾说,“天眼”如果有一点瑕疵,我们对不起国家。1994年,南仁东放弃高于国内300倍的薪资,毅然回国,决心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为了选址,他拄着竹竿几乎走遍了贵州所有洼地。如今,“中国天眼”已进入成果爆发期。缅怀,致敬!
来源:【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洪英杰 赵野平 徐昆)9月25日,由贵州省委网信办与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的“2024网络诚信贵州行”走进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先后参观了“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天文体验馆和南仁东先进事迹展览馆等。
2016年9月25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建成并开启试运行。这架射电望远镜的建成,为中国科学家实现苍穹觅源、寻找地外生命再添利器。在举世瞩目的“中国天眼”的背后,深深地镌刻着一个人的名字——南仁东。可以说,没有南仁东,就没有FAST。
“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南仁东20多年只做了一件事,建造“中国天眼”。这是全球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能接收到百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2017年9月15日,一直致力于让“中国天眼”睁开的南仁东永远闭上了眼睛。
2月6日20时30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这位为新中国发展鞠躬尽瘁的老人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和功绩,将永远为后人铭记。
我国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原北京天文台副台长南仁东先生于北京时间2017年9月15日23点23分因病逝世,享年72岁。他的研究对我国有什么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