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讲的一句话。这句话字字千钧,意味深长,展现着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强大的思想力量。水流有源,木生有根,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是在实践中形成的。
“在很多很多年前,万里山河还在冬眠,有人举星火唤春天,把赤诚信念点燃”,这是歌曲《无我》开头的一句歌词,形象地展现出中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从沉睡走向觉醒的过程。这首歌第一次唱响是在今年央视春晚的舞台,歌手韩红大气磅礴的演绎感染了亿万观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我们经常用到的”宠辱若惊“成语就源自于《道德经》的这一章,指得是当我们面对宠辱、名利、得失的时候,如果我们内心起了惊喜、惊恐,就好像身体患了病一般。
其发展历史,涉及到人类所有的宗教和哲学。目前,全人类文献,最早提到无我的文献,是中国的甲骨文,大约成文于商朝时期,“我”字在甲骨文中,其本义指奴隶社会里一种用来行刑杀人和肢解牲口的凶器,后由本义衍生出“手持大戉,呐喊示威”等意。
#我在岛屿读书#今天在网上看到一句话说是罗素说的:“看似不要脸的人,成事最快。不要脸,听起来很庸俗,但在哲学上叫‘无我’,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我继续查找,罗素还有一种说法:“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坚定内心,不在乎颜面,才能活出人生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