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10月22日,广东惠州府海丰县的大地主彭辛的小妾周凤,生下了一个足月的小子。广东人对生儿子非常看重,这不光意味着家族的壮大,而且还多了一份光宗耀祖的希望。所以当稳婆给彭辛报喜时,他大方地给了几块银圆,并带着无限期望,给襁褓中的儿子起名为“彭汉育”。
出生于60、70后的人,对一部老电影肯定记忆深刻,它就是《彭湃》。在那样一个以“一颗红心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旋律、大背景下,看过之后无不心潮澎湃,对革命家彭湃的崇高理想、伟大抱负,和无私无畏、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由衷地敬仰。
1929年8月24日下午4点,由于叛徒白鑫的出卖,致使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等多名我党领导人被捕。周恩来因为当天有事耽搁,没有赴会,躲过一劫。只是,彭湃别于他人,被捕后遭到令人发指的酷刑,天天用刑,手足俱断,短短六天,九次昏死过去。反动派为什么对彭湃恨之入骨,置于死地而后快?
汕尾市海丰县,地处广东省东南部,一年四季,绿叶常青。“农民运动大王”彭湃在这里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政府。海丰县红宫红场纪念馆【国难当头,探寻救国之路】彭湃,广东省海丰县人,中国农民运动的杰出领袖。1913 年,彭湃进海丰中学就读。
1929年,时任江苏省常委委员、省委军委书记的彭湃,根据组织安排,计划返回中央加强农委工作。“当时中央就决定在这个路上劫持囚车,因为新枪都有很多黄油,然后需要去找煤油把这些擦掉,等把这个枪擦好了,囚车已经过去了。所以就没有劫成功,当时周恩来同志是非常痛心的。”
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引导龙岗区广大职工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结合龙岗区职工实际,以多层次多角度呈现建党百年的生动典型和奋斗故事,从7月2日起,龙岗区总工会推出“学史力行·千场百万龙工惠”系列活动之2021年“职工之声”党史专栏。
彭湃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国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他“以为生做中国人的唯一责任是救国,当头的急务是排日”,积极投身反对《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废约救亡”运动,还和留日学生一起在东京车站痛殴中国驻日公使、卖国贼章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