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老街静悄悄的,人们似乎还没从早上的慵懒中惊醒,来到一间药材铺,一对夫妇(或许只是店主与雇员)坐在门口专心致志的切药材。那种专注的神情吸引了我,于是举起相机一通拍摄,咔嚓咔嚓响的快门声并没有给他们造成任何影响。
崇雍大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中部,南起崇文门,北至雍和宫桥,从北至南依次由雍和宫大街、东四北大街、东四南大街、东单北大街4条首尾相连的大街串连而成,全长5.2公里。自元代以来,这里既是京城通衢要道,又是商业繁华胜地。
尽阅春城千年,通篇街庙与堂一座城市,总要有这样一个地方,在无意或有意中保留下童年的乐园。那里是城市最初的记忆,哪怕在滴水穿石的时间面前,也总是最执拗的姿态。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整个法国包含在大教堂中,如同整个希腊在帕提侬神庙中一样。
潮新闻 记者 陈文文 张彧 张梦月 摄影 孙金满 共享联盟·上城 李凌婧 洪沵初夏,一位老人在小营巷中慢悠悠地走,看见地上有纸片散落,老人弯下腰去,把纸片捡起来——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这是被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的“健康社区”,9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194位。
汤泉老街店铺公布序号:NJ0192所在位置:浦口区汤泉街道杏雨路42号西批准文号:宁政发〔2018〕117号结构体系:木结构原建筑层数:单层原功能:公共建筑(店铺)建筑概述:建于清末,单层木结构,东南转角屋面起翘,反映当时浦口集镇传统街角店铺的特点。
文/图 李建新 改革开放以前,物质相对匮乏,缝缝补补是生活中的常态。俗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依稀记得在那个年代的大小街巷内有着各类传统手工艺人:补碗补锅的、磨刀的、配钥匙的……在这些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人群之中,总会有着那么一个或者一些补鞋、修伞的工匠。
从图1中可见,一辆14路无轨电车正向北驶去,片右侧可见开在路口的永春号、荣春桂圆号。图4由苏联摄影师Vladislav Mikosha所摄,可见中正东路一侧字号:复兴祥460号,王泰源462号,协隆号464号、顺康衣机号466号、馀泰五金行470-472号。
小时候家里很穷,极少能穿新衣服,于是大人会选择在赶会的时候买估衣,老家也叫故衣!据说这些衣服来自城市,是城里人穿了不要的旧衣服,也有人传言这些衣服来自火葬场,是死人身上拔下来的。但饭那时候太穷了,有衣服穿就不错了,所以也没谁去计较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