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1月2日电 题:湖北竹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里的“精细”故事新华社记者黎昌政、李伟一座座青瓦土墙房,门前鸡冠花迎风怒放,村中溪水汇涓成流,沿着蜿蜒的青山峡谷流淌。深秋时节,走进鄂西北十堰市竹溪县泉溪镇石板河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处处皆美景,人人笑满面。
丹江口市被当地官员称为“中国最悲情的城市”。10月26日上午8时,丹江口水库水位160.5米,湖北丹江口市均县镇老镇三面已被上涨的水包围。因移民安置未谈妥,55岁的均县镇居民明瑞香仍留守在老镇的房屋内。近两年前,均县镇已整体搬迁至6公里外的新镇。明瑞香已不是第一次面临移民搬迁。
近年来,十堰竹山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和治理力度,全面排查监管,扎实监测巡护,形式多样开展宣传,多措并举织密陆生野生动物管控“网”,为野生动物种群繁衍提供了良好空间,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年增加,野生动物资源日渐丰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伍玉华、虞顺意、李磊)中秋国庆“双节”,走进远安县嫘祖镇定林村侧儿埫安置点,绿树掩映下一排排崭新的房屋错落有致,火红的对联和福字格外喜庆。如愿搬进新房的村民丁合香邀请左邻右舍共聚团圆,乐享搬迁之后的幸福生活。
1月4日,在湖北省保康县马桥镇白竹头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村民王延明在新房大门张贴喜字。当日,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白竹头村21户65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帮扶下,从居住环境恶劣的大山中,易地扶贫搬迁至集中安置小区。
该县依托国家新农村建设和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支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搬迁农户稳得住、能致富。这几天,七夕印象——郧西田园生活节正在上津镇等旅游景区热闹举办,家住郧西县关防乡沙沟村移民安置点的郑立菊,做的白面馍一出笼就被前来游玩的游客抢购一空,她说,近十天就赚了3000多,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极目新闻通讯员 王虹 曹琴 丁雯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春节将至,安全先行。1月10日,湖北孝昌县邹岗镇阳光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热闹非凡,一场“消防进家 平安过冬”活动温暖启幕。“火焰蓝”与“志愿红”交织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居民们送来了冬日里的安心与温暖。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叶辉 谢圣国 通讯员 张诗康 颜桂林 郝丽)10月16日,秋风送爽,阳光明媚,“共绘长江绿色画卷——湖北三峡后续工作成效媒体行”采访团一行,来到了已于今年6月11日正式开馆的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深入探访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深远意义的文化殿堂。
湖北兴山地处鄂西山区深处,是三峡工程建设之际整体搬迁县城之一。因环邑皆山,交通闭塞,兴山经济发展长期依靠磷矿开采和化工产业。近些年,兴山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转型发展,从挖山到护山,大力发展农旅康养促乡村振兴,一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长江之畔,湖北巴东黄土坡,一场关于家园与自然的和谐交响曲正在上演。这里,曾是滑坡阴影下的居民区,如今却蜕变为一个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地质文化村,书写着绿色转型的新篇章。近日,笔者探访黄土坡滑坡整体避险搬迁工程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