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领域又有重大突破了,而且是颠覆性划时代的,但很多人可能都还没有意识到。这次是中美两国科学家联手,首次将石墨烯制成了半导体,这意味着芯片可能即将由硅基时代进入碳基时代,开启人类文明的新篇章。摩尔定律可能也不得不喟叹一声,既生摩尔,何生石墨烯!
前几天,i奇趣儿的文章介绍了荷兰公司ASML发明5nm光刻机的历程。5nm光刻机来之不易,ASML耗时20年,华为芯片困局难解 当下,华为遭遇芯片困局,缺少的正是光刻机。如果我们自研光刻机,需要攻克多个难题。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主动打破这个局面,换道超车。于是,有人想到了碳基芯片。
◎ 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通讯员 刘延俊4日,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的马雷教授团队攻克了长期以来阻碍石墨烯电子学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在保证石墨烯优良特性的前提下,打开了石墨烯带隙,成为开启石墨烯芯片制造领域大门的重要里程碑。
据报道,近日,中科院正式宣布已研发出8英寸石墨烯单晶圆。该团队甚至表示“不管在产品尺寸、产品质量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即使是美国在该领域的技术都无法与之比较,未来应用普及后有望让中国在微电子技术方向实现质的飞越,这一结果让不少人感叹,中国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芯”。
在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我国中科院公开了自主研发的8英寸石墨烯晶片,其尺寸和质量均居世界领先水平。近年来,美方对我国芯片行业进行了卡脖子,如果在碳基芯片领域能有突破的话,电子产业的发展将不再受到美方的限制。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冷舒眉】随着硅材料芯片逐渐接近2nm的物理极限,全球对基于高质量半导体材料芯片的需求剧增。二维材料由于具备出色的电子传输特性和潜在的高集成度,成为各国科学家以及半导体企业争相投资的一条新赛道。
本台消息:天津大学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的马雷教授及其科研团队,日前在半导体石墨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团队成功地攻克了长期以来阻碍石墨烯电子学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这一突破被认为是开启石墨烯芯片制造领域大门的重要里程碑。这项成果已于1月3号在《自然》杂志网站上在线发布。
一种由石墨烯制成的尖端脑机接口正准备于今年夏天在实际人类患者身上进行首次试验。这种由巴塞罗那初创公司 Inbrain Neuroelectronics 创造的植入物,最终可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