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辛圆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周日表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债务、人口和物价下行的三重挑战,负反馈循环可能相互强化,致使债务/GDP比率上升。打破债务-通缩螺旋的预期,政策的当务之急是通过财政货币协调稳需求。
原创:@JubalC,张宗保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否则按侵权处理。一、看似有逻辑问题的标题本身反映了相当多网友的观点这个标题本身就是有点问题的,但是之所以还是要写这个标题,是因为最近这个问题的讨论,非常的大量。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杨雨莱 广州报道1月CPI 环比上涨0.3%国家统计局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3%,连续两个月上涨;同比下降0.8%。1月CPI增速环比上涨的因素有哪些?展望接下来的物价走势如何?
文 | 清和 智本社社长2月22日,日经225指数高开高走,盘中升破泡沫经济期的1989年12月29日创下的历史最高收盘价38915点,最终创新纪录收盘。这是日本股票的历史性时刻。道琼斯指数重返大萧条前1929年的水平耗时25年,日经指数重返泡沫巅峰水平耗时34年。
自从2018年大洋彼岸对我方实施足以形成经贸冲突的一系列行动以来,我方似乎一直处于防御和守成的状态,尽管在最高战略层面调整了对大洋彼岸乃至全球化秩序的方向,比如不再与之寻求全新的大型主权实体关系,转而将战略重点放在其他发展中地区,根据疫后地缘格局重新梳理和选择互信较强的地区,并与之深化经贸往来等等。
(张一系恒泰证券研究发展部总经理)2023年,我国经济实现了5.2%的增速,高于年初设定的5%的目标,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在内需不足、外需承压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但要看到,2023年增长目标的实现,一定程度上取决于2022年的低基数。
2023年《经济研究》发表的易纲文章“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有效性与经济金融稳定”指出,一般参考黄金法则和泰勒规则来衡量合适的利率水平。自然利率是宏观经济总供求达到均衡时的实际利率水平,它由该经济体的储蓄、投资以及禀赋等要素决定。
■ 孙学工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作为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之一。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已经存在的资源、资产、经济总量或积累量,而增量是指某一时期内新增的数量或变动量,也称为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