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景元四年秋九月,晋王司马昭命令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大军共二十万人马全力攻打蜀汉,姜维败退守剑阁,死死阻住钟会大军。十一月,邓艾一军共三万人涉阴平险道进入成都平原,在绵竹击溃诸葛瞻守军,进抵洛城,刘禅投降。
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魏国以镇西将军钟会为主帅兴兵伐蜀,钟会命牙门将许仪在前修桥以便大军通过,但魏国大军过桥时,马蹄陷入桥中,显然,这桥的质量不太过关,主帅钟会为严明军纪,下令将牙门将许仪斩首。
钟会是司马昭的机要亲信,虽然出身名门,却是个庶出,而且没有自己的子嗣,三十九岁成为司徒,邑万户,可以说受了知遇之恩,也缺乏篡权的动机,但是伐蜀后在没有心腹的情况下贸贸然谋反,被司马师评价为此真王佐材也的他为什么还要谋根本没有成功可能的反?
姜维临终一计害三贤,是怎么回事?姜维在最后一次北伐被魏将邓艾、钟会击败,其实也只是一场败仗,蜀汉虽然摇摇欲坠,但是有姜维撑着,还不是灭亡的时候,而这时邓艾偷偷绕到成都,后主刘禅见邓艾兵临城下,竟然选择投降,并命令姜维投降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