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庆10月12日电 (记者 钟旖)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12日在重庆召开的“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第七届景区创新发展大会”上表示,中国仍处于“大众旅游”向“小康旅游”的过渡阶段,观光旅游是基础市场,大基数、稳增长、低消费是国情,也是旅情。
中新网三亚8月26日电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旅游业的“黑天鹅”,中国旅游业也一度被迫停下持续高速增长的步伐,直至暑期才艰难恢复。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26日在“2020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第19届中国旅行社沙龙会”上说,业界须借助复工、振兴的机遇,跳出“大众旅游初级阶段陷阱”,即“低频消费→低价格竞争→低品质供给→低游客满意度→更低频消费”。
本报讯(记者 李涛)今年的春节比往年长一些,一些年轻人想好好利用假期,先团聚再出游,最后返工返学。1月23日记者从东航山西分公司得知,从机票预售情况看,有不少人在春节期间购买了多张去往不同地方的机票,“分段式过年”颇为流行。29岁的朱娜是在太原工作的郑州人,已提前买了3张机票。
本报记者 郭阳琛 石英婧 上海报道随着“价格战”愈演愈烈,中国汽车业也从最初的“配置大战”转向品牌“软实力”的比拼,旅行越野文化便是重要方向之一。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旅游车船协会等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出游总量48.91亿人次,其中73.
在政策利好和需求释放的双轮驱动下,现代旅游业已经成为投资热点,民营资本在这一时期与政府、国有企业平分秋色,跨领域、跨产业投资和经营成为旅游类项目的常态,乡村旅游、特色小镇、度假综合体、智慧景区等新型旅游业态不断产生,旅游演艺、旅游剧场成为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的项目开发热点。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旅游业发展已走过40多个年头。河南的旅游发展经历过哪些阶段?在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当下,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河南省政协委员、省文化和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张祥宇接受访问,分享他的真知灼见。
他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今天讨论下分年龄段的旅行, 有人说,旅游也分年龄段,我朋友说:比如20岁,该去浪漫的地方,比如国内的鼓浪屿。30岁应该去比较有温暖的地方,比如国内的大理,爱琴海。40岁应该去有阳光沙滩的地方,比如三亚,普吉岛。50到60应该去农家田园的地方,比如民俗村,海上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