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杨锦英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同志,2025年2月6日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2月8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来到黄旭华院士家乡广东揭阳市玉湖镇新寮村看到,不少市民和游客来到黄旭华旧居进行悼念,黄院士雕像前摆满了鲜花。
海报新闻记者 张玉升 解强民 广东揭阳报道“我爱故乡新寮村。”在广东省揭阳市新寮村,黄旭华院士旧居,一块由黄旭华亲笔题写的牌匾,放在展览馆橱窗里的醒目位置。黄旭华院士题写的牌匾“我爱故乡新寮村”摆放在屋子的显眼位置(摄影:张玉升)“我是以新寮人为荣的,一直没有忘记我是新寮人。
2月7日,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6日20时30
Transparency2月7日晚上,汕尾市城区的凤山街道凤翔与凤照社区干部、黄旭华院士幼时就读的城区凤山街道中心幼儿园师生及周边民众,自发前往黄旭华院士旧居,怀着悲痛的心情敬献黄白菊花,表达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黄旭华1926年出生于汕尾,祖籍揭阳。
2月7日,据中国船舶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
潜光隐德 赫赫无名“他,恰是有为而埋名的人生,就像他负责设计的潜艇,久久地潜进深深的海洋,是赫赫的存在,又是无影的存在。”这段文字来自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文中赫赫又无影的存在,说的就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
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刘毅摄影记者 刘博“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这是黄旭华当选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时的颁奖词。2月7日,在武汉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九研究所,几位黄旭华的老同事追忆这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
2月8日,黄旭华院士逝世第三天,武汉格外寒冷。设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办公楼的吊唁大厅中央,黄旭华院士遗像慈祥可亲。遗像正下方的花坛好似潜艇在海浪中破浪前行,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潜艇”顶部。
Academician Huang Xuhua, the chief designer of China's first-generation nuclear submarines, passed away at the age of 99 on February 6th in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院长林兴栋介绍,作为广东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单位之一,2014年起该学院就开始承担定向生培养任务,迄今共培养了965名乡镇老百姓健康守护人,助力提升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近期,广东移动持续发力乡村数智化新基建,充分发挥5G+互联网、数据等优势,为乡村振兴注智赋能。去年,作为广东省乡村振兴驻中洲镇帮扶工作队的成员单位,广东移动在中洲镇启动“五彩中洲 数智移动”智慧乡镇项目,探索一条通过数智化为乡村振兴注智赋能的新道路。
今年暑假,学院“薪火明德——心怀桑梓·健康有我 揭岭榕乡三下乡实践队”入选“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健康中国”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于7月29日至8月3日赴揭阳市揭东区开展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主动融入乡村振兴,主动扛起历史责任,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