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长得一模一样的海带吗?10日,在连江县官坞村,来自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的技术人员拉开卷尺,为“克隆”海带进行一番“体检”。经检测,“克隆”海带单株身长达5米,宽度达80厘米,重3.8公斤。这标志着首批“克隆”海带试种成功。
我国海带栽培规模和产量居世界首位,良种的培育和生产应用促进了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然而,虽历经几十年,目前海带育种技术仍以选择和杂交等常规技术为主,丰富育种策略、提高育种效率、培育多元化品种已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福建日报》2023年07月06日 第08版海带已成为福建人民与大海连接的一条纽带——2021年福建省海带养殖面积达2.17万公顷,折算共产出84.7万吨干海带,占全国海带总产量的48.63%,居全国第一。
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的荣成市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对海带进行人工养殖,海带又被誉为海中的冬虫夏草,又名纶布、昆布、江白菜,海带是多年生的大型可食用藻类,富含营养并且物美价廉。那么你知道海带是怎么来的吗?海带的一生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让小编来带大家了解海带的一生吧。
潮起潮落,我国的海洋科学家行走在沙滩上、攀爬在礁石间、潜入至深海底,不畏艰苦,坚韧不拔,寻寻觅觅。1955年夏季,山东省青岛市莱阳路28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里,有人正挑灯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