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故续谈》由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编辑出版,本书由馆长冯楠担任主编,馆员陈福桐、张彦夫担任副主编,杨祖恺、许国珩等参加编辑。本书从不同侧面记述了近百年贵州社会历史事件、风云人物、英贤轶闻趣事,以及地方民族风情、历史名胜古迹等。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我读大学时,贵大有很多名气很大的先生,如中文系的张汝舟先生,我旁听过他的中国文学史;历史系的旗帜姚公书先生;还有图书馆的成启宇先生。张振珮先生虽然名气不大,但让我终身受益的正是他。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清末贵州先贤莫友芝清道咸年间,贵州学术名家以郑子尹、莫友芝二人最著。莫友芝(1811-1871年),字子偲,贵州独山州(今独山县)兔场人。他生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父亲莫犹人字与俦,又号杰夫、寿民。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清代,特别是乾隆中期以后,全国人口直线上升。在人口猛增而耕地面积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一些有远见的学者深为忧虑。在贵州任官期间写出了包含丰富人口思想的《治平篇》《生计篇》等的洪亮吉,就是其中突出的一员。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王希白咏诗明大志王希白,原名廷莲,号香湖,遵义禹门(今禹门乡)人。清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觐见皇帝时,帝曰:“何不叫青莲?”遂改名青莲。后知江南崇明县,历江宁知府,山西冀宁道、广东按察使,擢山东布政使,未到任而卒于广东任所,年63岁。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给我历史启蒙的谢志坚老师我一生从事历史的学习和研究,除了家庭的影响之外,也与老师的启蒙有关。孩提时代,我们家不仅有医书,也有古书。有朱子的《四书集注》,有《论语》的单行本,等等。祖父也叫我们从小读书,看古书。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从冉琎墓的发现谈播州二冉牟应杭60年代初,我曾作考古工作,在一次田野清理调查中,偶然发现冉琎墓。该墓处在与今遵义、桐梓和绥阳三地毗邻的田坝,墓为石室。据其规制大小和墓室顶部所存铁环看,当系无椁悬棺的单人墓葬。冉琎、冉璞兄弟,南宋播州绥阳人。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严修景仰莫友芝徐惠文严修(1860-1928年),字范孙,天津人,清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光绪二十年(1894年),任贵州学政,近三年。主张教育救国,学重中西,首先在贵阳学古书院创设经济特科。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贵州大学奠定了我一生学问的基础贵大不仅录取了我,而且四年大学期间,我还享受了全额助学金。那时,我大姐已经成家,她每个月给我五块钱买生活用品、文具等,使我得以维持最简单的大学生活。我的大学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一年四季就一套衣服、一双鞋子。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忠臣名将何腾蛟文长康何腾蛟字云从,贵州省黎平县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相传“所居有神鱼井,本无鱼,腾蛟生,鱼忽满井,五色巨鳞,大者盈尺”。自腾蛟卒,井复空无鱼。这显然是附会传说,不足为信。但何腾蛟一生中,却有光彩照人的事迹。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苗岭酒俗拾零樊申炎 吴正光苗岭山脉横亘于贵州东南部,因山上聚居苗人而得名。苗岭村民事事都离不开酒,从种种用酒活动中可窥苗岭山区的历史文化、人文礼仪、禁忌信仰和风土民情。迎客酒客人进寨,苗族同胞便在崎岖的田坎路上设置拦路酒,对客人唱拦路歌。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铜仁自古多才女谢良铜仁自古多才女,《铜仁府志》专设《才艺》以简介之,她们都是清以前人。许韵兰,字香卿,祖籍浙江钱塘人,系浙中大族许其卓之女。许姓科名鼎盛,甲于一乡。韵兰幼小在闺中熟读古籍,工吟咏。20岁时,嫁与黔东徐柔为妻,妆奁旁边放有笔砚花笺。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1841年,大学者郑珍编纂完成了《遵义府志》。之后12年,又在湖北布政使唐树义的资助下,编刻成《播雅》二十四卷。《播雅》一书收集了当时遵义府属四县明清两代220人诗作2300余首,为保存乡梓文献作出了重大贡献。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潘一志写水族史料白映泉潘一志(1899年-1977年),原名益智,字若愚,水族,原籍三都县周覃区(原属荔波县)三洞乡梅山村,水族文化名人,曾任贵州省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老贵阳的载客马车何静梧倘若要对40年代的贵阳作素描,那么,街上飞驰而过的载客马车是富有地方特色的筑城一景。那是一种双马或三马拖的有蓬马车,马大多矮而精悍,个头不大,爬坡力很强。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黔人藏书一瞥杨祖恺黔人以藏书著称,足以名家者,明代以前,史料简略,难以考述。有清一代,首推莫友芝氏的“影山草堂”藏书为最著。尤以所得唐写本《说文木部》(残帖)驰名于咸、同间,曾国藩、王闿运、俞樾以至杨守敬等无不赞赏。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吴文彩创侗戏贵州侗族的侗戏,是少数民族的文化瑰宝。而创造这一戏剧的人,就是被誉为侗戏鼻祖的吴文彩。清嘉庆三年(1798年),吴文彩生于黔东南黎平县腊洞一普通农家。其自幼聪明灵秀,喜读诗书。长大后,更是多才多艺,尤其喜爱家乡的侗歌。
“竹板一打,点儿对点儿,大家听我唱一点儿。要说点儿,咱们就说点儿……”将近四分钟的单口快板《安全点》一气呵成,您要是光用耳朵听,一定猜不出表演者是一位81岁的老人。这位老人名叫王惠茹,每天都会在小区楼下的空地上练习快板。别看老人个子不高,但只要一拿起快板,瞬间就像变了个人。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莫友芝诗作的刊行莫友芝的诗分为《郘亭诗抄》和《郘亭遗诗》两部分。前者是他于咸丰二年壬子(1852年)属郑子尹选定并刊行的诗六卷,共四百零一首。创作时,是从道光廿四年甲辰到咸丰元年辛亥(1844-1851年),共八年间的诗作。
我爸妈也算是有文化的人了,退休后通过朋友介绍,买了很多保健品,东西特别贵,疗效吹的神乎其神,他们不但自己吃,还介绍朋友吃,我觉得就是骗老人的,说了几次,可是我他们依然执迷不悟,还坚持说吃完身体确实好了很多,我应该继续阻止他们购买,还是不闻不问?
我家的长辈都有文化且明白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会判断自己需要哪方面的保健品,人家超自信,买了不告诉你。你敢阻止就是“不孝顺”。保健品多得吃不完……可是保健品市场太混乱了,让人不放心啊!哪位好心人出个主意,让他们少买一些坑人的保健品!在此先行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