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现反复的发热,咳喘以及气促,考虑是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痰特别多,经常需要吸痰。第一个反应自然是继续吸痰,但是到后面虽听到喉间痰鸣,但非常难继续吸出,判断很多痰液,甚至是食物残渣还残留在细支气管或者肺叶里,而这是吸痰管无法触及的地方。
神经外科大多是急、危、重患者,不能经口进食,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是救治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有效途径,它能够恢复正常的肠道通透性,提高免疫力,避免肠道功能紊乱。早期肠内营养还能够明显降低死亡率和感染率,改善营养摄取,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重症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使用肠内营养。
鼻胃管喂养,即鼻饲,是指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因为病情需要,有些患者下了胃管,突然多了这么根管子,很多家属都不知道做些什么好了,今天就给大家讲讲留置胃管的患者如何进行居家护理。
鼻饲管作为营养供应的重要途径,不仅适用于老年人,也适用于术后吞咽功能尚未完全恢复的患者,在家庭护理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尽管鼻饲管是一种低风险导管,患者在住院期间已经习惯了它的使用,但在家庭护理中仍然存在风险。
在临床中有很多的疾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的受损,如脑卒中、颅脑损伤、鼻咽癌放疗术后、帕金森等疾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其吞咽功能没有恢复能到经口进食的标准,这时候就要带着胃管回家,给患者在家里继续完成营养支持,保证患者生存质量。
喉颈部肿瘤患者术后,患者不能经口进食,必须通过鼻饲,供给机体所需营养,维持生理需要及酸碱平衡。确定胃管在胃中后,用注射器注入20-30ml温开水,再缓慢注入鼻饲饮食一份,再次用温水冲净管腔,以防止食物滞留在胃管引起管腔堵塞及细菌繁殖造成感染。
6月28日,在2023年老年健康与智慧照护学术交流会暨北京市老年护理中心培训班首期结业典礼上,北京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小娥指出,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和长期照护需求十分迫切。对于一些不能张口进食或者咀嚼困难、吞咽困难,抑或严重营养不良者,就需要长期留置胃管。
病例介绍及治疗经过半年前,52岁的温叔因脑梗死4月余,遗留有吞咽功能障碍,留置胃管,于2019年12月底入住我院康复医学科。随后,对其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右侧面肌无力,舌运动感觉减弱,咽反射未引出,咳嗽反射减弱,洼田饮水试验4级(异常),反复吞唾试验2次 / 30秒(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