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九,潮州市浮洋镇陇头李村举行“撒橄榄”仪式。 陈楚红 摄农历正月初九,潮州市浮洋镇陇头李村举行“撒橄榄”仪式。 陈楚红 摄 农历正月初九,潮州市浮洋镇陇头李村举行“撒橄榄”仪式。 陈楚红 摄 农历正月初九,潮州市浮洋镇陇头李村举行“撒橄榄”仪式。
(品文化橄榄,助乡村振兴!2022潮州橄榄文化周正式启动,时长共1分02秒)品文化橄榄,助乡村振兴!2022潮州橄榄文化周正式启动12月16日,2022潮州橄榄文化周在潮州市潮安区橄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启动。
当天,“‘橄’香百年 ‘榄’织新梦”首届潮州文祠橄榄文化节在潮安区文祠镇正式启动。活动旨在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线下展示、线上推广”的模式,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推介文祠橄榄等特色产品,为文祠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聚合各方资源,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编者按:橄榄是潮汕地区颇负盛名的佳果,潮州是潮汕文化源远流长的渊薮,潮州自古盛产橄榄,如今橄榄栽种面积全省第二,潮州人的家有橄榄撑伞,潮州人的胃有橄榄慰藉,其初尝苦涩,久嚼回甘,两千多年来深刻融入潮州人文传统,不仅是品味潮州风土人情的独特媒介,也是理解潮州“红头船精神”和传统士大夫忠贞直谏精神的恰当喻体。
朋友从老家回来,给我带了一小袋青橄榄。我拿给同事们吃,来自外地的同事仔细端详了一番,一脸不解,说:“为什么要吃这东西啊?”我说:“这可是果中之珍,尝尝!”同事咬了一口,眉头一皱,受不了那苦涩滋味,选择了放弃……我小时候吃青橄榄大概也是这样的表情。
秋冬时节,潮州市潮安区北部文祠镇一带,漫山遍野的橄榄次第成熟,嫩绿的果实高高垂挂枝头,等待果农将其摘下送往加工厂,抑或端上万千潮汕家庭的餐桌。橄榄,雅称青果,原产中国南方,形两头尖呈卵圆状,味先苦涩后回甘。
潮州橄榄,相约羊城。2月17日-18日,潮州橄榄文化周湾区展销活动举办期间,潮州橄榄庄重点亮广州“小蛮腰”,邀请湾区市民共享潮州滋味。橄榄是潮州重要的农业产业支柱,也是融入潮州人文传统的情怀青果,在潮汕地区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夜晚,潮州文祠镇的詹奕纯夫妇邀约一群年轻朋友在家喝茶品橄榄,探讨橄榄饮品如何适应年轻人市场。采摘的橄榄在生产线上经过洗涤、破碎,最终制成橄榄汁、橄榄醋、橄榄酒等橄榄制品。技术人员对橄榄汁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工人用红布将橄榄酒缸封起来。
秋冬季,在潮州文祠、归湖一带的山林里,有一种水果不那么起眼,却让很多人心心念念。从初生到成熟,它们多以青绿、黄绿之貌示人,这枚因此被称为“青果”的橄榄,以苦涩之味拒许多人于千里之外,又以回甘之韵俘获众人心。如今一说起橄榄,大家都以为只有福建、广东几个地方吃橄榄。
春节是中国最热闹、最隆重、最受人们重视和喜爱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潮汕人最注重的习俗之一就是拜年。拜年的由来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蹋庄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
广东潮汕婚俗礼仪拥有悠久历史,对嫁娶有一定讲究,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礼俗虽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为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在世代发展与婚嫁民俗的碰撞中,现代广东青年也对此有了新的定义。
潮汕地区极其重视传统,可能也是传统习俗保留最多最完整的地区,今天盘点一下潮汕人的过年7件事。对与不对,你来补充!【一】 剃个雅头过大年潮谚里说:“有钱无钱,剃头过年”。潮汕人爱清爽整洁,把理发叫做剃头,有“剃个头,雅三毫”之说。
——霜降·潮州记忆重阳后,九月十二日。古书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之时,乃是秋暮,暮色尽染层林,如千山红叶。早霜:当真是秋意浓了。潮州是没有秋天的,穿着裙子,忽然起风。这一下子的凉,就渐渐走向初冬。霜是何物?天气冷而凝露成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