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日本共同社、日本广播协会报道,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孙子查尔斯奥本海默3日访问日本,期间他提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呼吁就此展开对话,他还表示反对使用核武器,认为人类永远不应该使用包括原子弹在内的任何炸弹。
一张薄薄的粮票,在今天看来或许只是一张泛黄的纸片,但在几十年前,它却承载着特殊的意义,连接着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当年,为了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中国的一代科研人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算盘和计算尺,攻克了原子弹研制的难关,创造了世界奇迹,而这小小的粮票,就见证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945年的7月26日,盟军高层首脑在举行波茨坦会议之后,正式发布了波茨坦公告。这份公告称,德国已经彻底战败,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如果日本不做出无条件投降的决定,那么日本将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日本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只是“恐吓”,但美国人说的是实话。
来源: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邢晓婧】1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称,国际原子能机构昨天表示,机构科学家和国际科学观察员将于下周访问日本,在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采集海洋样本,机构还表示,中国的实验室专家也将参与。
原子弹是二战时期,出现的一种极具杀伤性和毁灭性的武器。1939年初,德国化学家O.哈恩和物理化学家F.斯特拉斯曼发表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让制造原子弹变成了可能。德国、日本等法西斯国家,为了赢得二战的胜利,开始秘密研制原子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为了加快日本法西斯的投降,美国空军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各自投下了一颗原子弹。当时,广岛共有27万居民,有7万多人当场死亡,还有10多万居民落下了严重辐射疾病,缓慢地死去,广岛的地面建筑几乎被爆炸夷为平地。
1945年的八月份,日本在受到两颗原子弹的轰炸后宣布投降,这两颗原子弹将广岛和长崎变成了废墟。在我们看来原子弹的投放完全是正义之举,当年执行投放原子弹任务的保罗也曾说道,他从来没有感到过一丝的愧疚,这完全是正义之举,是日本罪有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