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子怡(青岛大学)最近,“公园20分钟效应”再次火了。它指的是,在工作日的中午或者下午休息的20分钟里,花时间去公园散散步、看看风景、听听鸟叫虫鸣。这样的短暂放松,可以快速缓解工作压力和精神内耗,让身心得到片刻的喘息和恢复。
今年,“公园20分钟效应”在社交圈很火,研究人员发现,即便不做运动,只是到公园待上20分钟,也能让身心状态变得更好。今天,“宁宁”就给大家分享几个长宁的绿色“宝藏”,只需20分钟,找到一片属于你的秘密花园。图片来源于长宁文旅长宁外环林带生态绿道 长达6.
*本文为《品读》2024年第7期内容周末在家辅导娃做作业,我讲得舌干口燥,娃背课文依然磕磕巴巴,一副心烦意乱、坐立不安的样子,于是决定去公园走走。当下流行的“公园20分钟效应”说,即便不做运动,每天只是在户外待上20分钟,也能让状态更好,让人更加快乐。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忙于工作、学习和社交,而公园作为城市中的绿洲,让人们暂时远离喧嚣,享受片刻的宁静。“被大自然的绿色包围,可以一键去除‘班味’!”最近,20分钟公园效应风靡网络,许多网友纷纷发言:“公园20分钟,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6月3日、4日,记者在石家庄城乡走访时发现,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在闲暇时间踏入公园绿地,体验“公园20分钟效应”,即每天到公园或其他能接触大自然的地方待上20分钟,即使不做任何运动,也能让人感到更加快乐和放松。
中新网绍兴7月16日电(项菁 徐菥谣)“被大自然的绿色包围,可以一键去除‘班味’!”近日在某社交平台,从事金融行业的“00后”姑娘张婧懿分享了在浙江绍兴越城区府山公园散步的切身感受。她受访时表示,“夏天的傍晚是一天中户外活动的最好时光。温度适宜、绿意盎然,让人忘掉一整天的烦恼。
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种说法,有负面情绪时在公园中待20分钟就会缓解,真的是这样吗?心情不好去公园走走有效缓解负面情绪中国自古就有自然疗法,古人也常说:“山林逸兴,可以延年”。中国的汉字“休”,就是一个人和一棵树的一种关系,人靠着一棵树的旁边息止,就是“休”。
【来源:玉溪网】近期,“公园20分钟效应”成为了新热点,研究表明,每天在公园中待上20分钟,即使不做任何运动,仅仅是在园中坐下休息一会,呼吸新鲜的空气,也会让人的状态变得更好。在玉溪,公园、广场等公共区域都出现了不少年轻人,聊天拍照,感受绿色环境,全身心放松下来。
工作日的“口袋公园”、草坪,最近成了许多年轻人的“快充站”。最近,上海徐汇区云锦路地铁站附近一块草坪走红社交平台,草坪上“长”满了来“散散班味儿”的年轻人。这种全新的放松方式在社交平台上被称为“公园20分钟效应”,不少网友表示亲测有效,“这是一场与地球的20分钟约会。
今年,“公园20分钟效应”概念在网络平台持续走红。何谓“公园20分钟效应”?刊登在《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的研究文章表示:每天在户外待上一小段时间能够让人更加快乐,即便是不做运动,只是每天到公园待上20分钟也能让状态更好。
“人仅仅活着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阳光、自由和一点花的芬芳。”触目可及的绿意,放松自在的心境。最近,“公园20分钟效应”在中国的社交媒体走红。在午后抑或晚间,到公园待上20分钟“散散班味儿”,似乎正成为都市打工人最流行的解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