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局部 在艺供图中新网杭州5月16日电 题:从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中可以看出什么?作者 童笑雨700多年前,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写下《临黄庭经》时,可能不会想到,这一书法作品,会被誉为“半部鉴藏百科”,开创一代新书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沉泗之鼎,复现人间”元代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特展暨学术研讨会于5月13日至14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本次特展由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领衔,另有十余件古代书画精品一同展出。图一:元代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局部。
“沉泗之鼎 复现人间”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特展暨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杭州举行。本次特展由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领衔,另有十余件古代书画精品一同展出。活动由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中国美术学院教育基金会、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古代书画传习研究所、上海书画出版社联合主办,在艺App承办。
很多书友在一开始学习书法的时候,不太愿意学习赵孟頫的书法。因为他的字第一眼看上去平平无奇,没有唐代楷书那样有棱有角,也不似宋代的行书那样趣味十足!缺乏个性,视觉冲击也不太明显!其实这是大多是初学书法者的审美不足造成的,就连年轻时候的董其昌也认为赵孟頫的字过于俗气!
图说: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 局部新民晚报讯(记者 徐翌晟)在杭州举行的“沉泗之鼎 复现人间”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特展暨学术研讨会持续两天,于昨天结束,此次特展由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领衔,另有十余件古代书画精品一同展出。
《周易参同契》简称《参同契》,东汉 魏伯阳著,黄老道家养生经典。全书以“黄老”参同“大易”来指导炼外丹,以乾坤为鼎器,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以五行为辅助,以玄精为丹基等等,从而阐明炼丹的原理和方法,为道家最早的系统论述养生的经籍。
会上,专家们围绕着百年首现的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真迹纸本手卷,针对赵孟頫书法的成就与影响、本卷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的鉴定、研究与鉴藏脉络,展开不同议题的研讨。引首:31.8×123.8 cm. 12 1/2×48 3/4 in. 约3.5平尺。
赵孟頫书法之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也就是赵孟頫在各种论述中最常提到的两点:用笔及结体。后来启功先生针对其关于笔法与结体孰轻孰重的问题还专门发表过反对意见,其实是有点较真了。事实上赵孟頫对于用笔和结体都非常重视,这两点在他的认知中是同等重要的。
说到元朝书法,就不得不提一代书法奇才赵孟頫了,元初的书法基本沿袭宋代,主要学颜真卿、苏轼,书风厚重劲利,而赵孟頫的书法则笼罩了整个元朝的书法走向。赵孟頫 画像 赵孟頫诸体皆擅长,其书法以复古为号召,以晋、唐书法为宗法,不同于宋朝的尚意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