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到广井良典的《后资本主义时代》,读完一遍后,我决定重读,这将是一部跨时代的著作。*作者在前言中提到 科学 与 经济 的关系时,说人类社会正在由“扩张和增长”转向“成熟和稳定”,这一对概念是理解作者思想的要点,贯穿全书。
《后资本主义时代》的作者广井良典,他认为日本作为全球率先步入人口减少社会的国家,理应在经济、社会保障、人与社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及生死观和价值观等多个领域探索新的可能,相信我们也同样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启示和思索。
译者序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存在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生于阿尔及利亚君士坦丁省的蒙多维,父亲是农业工人,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马恩河战役中牺牲。母亲原籍西班牙人,先在橡胶厂工作,后当女仆,带着两个孩子,住在贫民区。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世界:因为某种“复制器”的出现,食物可以通过合成直接出现在餐桌上;货币不再存在;人类也不必为了收入,而去从事自己并不想做的工作。在习惯了反乌托邦叙事和日益糟糕现实的人们看来,这无疑是乐观而幼稚的想象:怎么可能呢!即便可能,这样的世界该多么无聊!
资本主义推动了工业、技术和绿色革命,重塑了自然世界,改变了国家在社会中的角色。在过去两个世纪中,它使无数人摆脱了贫困,显著提高了生活水平,并带来了从根本上改善人类福祉的创新,并使登月和在互联网上阅读本文成为可能。
乔纳森·克拉里2013年的著作《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探讨了21世纪资本主义扩张的不间断进程带来的一些破坏性后果,特别研究了无眠时代的到来如何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的感觉和体验,并模糊了反复强化、无处不在的消费主义与新兴的控制和监视策略之间的区别。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一、从繁荣到危机1.“繁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但是,繁荣的后面却隐藏着生产过剩、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等巨大的危机。2.经济大危机:(1)爆发:1929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突然暴跌,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美国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