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上,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的身边,多多少少都会有几个相知相惜的“男闺蜜”、“红颜知己”。但曹植在《君子行》里说过一句话:“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朋友之间,分寸尤其不可差失。特别是当对方已有家庭的情况下,更应该行有所戒、言有所止。
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人,总是在微信上喊亲爱,既容易让对方会错了意,浮想联翩,又轻易让爱你的人患得患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两个异性之间的交往,应该注意分寸感,要有个度,不该喊的称呼就别喊,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在人际交往中,异性之间的纯友谊本是美好的存在,然而,把握好其中的分寸至关重要。微信作为日常交流的重要平台,称呼则成了衡量关系亲疏与是否得当的微妙标尺。“亲爱的”“宝贝”这类亲昵称呼,往往是恋人间的专属。即便异性间关系再好,使用此类称呼,也极易模糊友谊与爱情的界限。
人际关系中,语言是一座桥梁,而称呼则是桥上的灯光。恰当的称呼,可以拉近距离,增添温暖;不当的称呼,却可能成为彼此之间的隔阂。人到中年,许多关系已经沉淀,但在沟通中仍需细心用心,尤其是在微信这样的场景中。称呼看似简单,实则暗藏深意,稍有不慎,可能会在无形中影响彼此的情感。
我觉得是要分情况的,有些异性朋友,很清楚自己的关系,所以不会越界,也不会在称呼或者其他方面有暧昧的行为,而有些异性朋友之间呢,明明知道自己不是恋人的关系,还要共享一些东西,甚至起一些只有恋人间的亲密称呼,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你们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