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在微信群里吐露了自己的苦恼:近来女儿说的频率最高的一个字是“买”,带她到公园,要买气球、风车、泡泡枪;去超市,必买卡通橡皮、彩笔和新款的玩具;即便是走过路边小店也能挑上几款发卡和小辫绳……总之,无论去哪儿,女儿都不能空手而归,而类似的东西家里已经攒了很多。
当今社会,有欲望没有错,但如果控制不好自己的欲望就容易犯错,就是你的错。 放学回来儿子说:“妈妈,我想吃牛乳大饼。” 明明家里有,我却说:“不好意思,家里没有牛乳大饼了。” 儿子非常坚持地说:“不好,我要吃牛乳大饼。” 我也坚持说:“没有!吃能量棒可以吗?
特约译者Joe整理了来自verywellfamily网站的“Talking to Kids About Wants vs. Needs”和imom网站的“Teaching Childre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eeds and Wants”的两篇文章,送给需要的大朋友、小朋友。
过完年后从小小邓的红包里拿出给100元给他,跟他说这笔钱是他上半年的零花钱,由他自由撑控,想怎样用都行。上周末,他看中了一个玩具30元,要我陪他去买,因为不算太远,就陪他走路过去,半路他觉得累,建议我打的士去。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2020年12月8日,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一案,以贪污罪判处李宁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50万元。
文:曾多闻(亲子天下黄建宾摄)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儿童学教授丹.考克(Dan Cook)在《Time》网站表示,每逢节日,爸爸妈妈们经常在买礼物的预算和孩子的欲望间挣扎,而头痛不已。尤其是近年来,逢年过节商家就打出种种抓住孩子心理的营销广告。
(一)孩子天生爱学习蒙台梭利认为,幼小的孩子(0-3岁)通过从环境中吸收的一切文化,为他们以后自由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如果没有这一阶段的准备,而只是要求孩子去模仿或强迫他们学习,是不会有效果的。因此,在儿童发展在关键期,及时地让他们吸收必要的文化,将会引发“爆发式”的成长。
✌️大家好,欢迎来到《马丘周刊》。最近,未成年人是否应该接受性教育的讨论,上了热搜。很多的人观点大相径庭,有些人认为性教育没有必要,有些则认为对孩子以后的人生大有益处。本期,马丘周刊了搜集了各大刊物,将科学研究成果和观点,呈现给大家,供各位自行思考和反思。
昨天在家看了芒果TV的一档男性全职育儿观察真人秀综艺,叫《爸爸当家2》。节目中的爸爸们来自不同领域,包括演艺、体育、商界等,他们在节目中展现自己作为老父亲的一面,与孩子们一起学习生活技能、探索世界、共同成长。
早恋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中国人有一个很重要的智慧,“发乎于情,止乎于礼”。孩子对于爱的感受,其实是一个特别宝贵的心理资源,如果在社会上有他爱的人,也有人爱他,对孩子而言是一种生命的积极力量,成人自己也有这样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