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初期,延安的条件是很艰苦的,但是为了革命,很多文人陆续抵达延安,但是男同胞居多,后来慢慢的也有女同志到来,丁玲就是第一个抵达延安的民国才女,但是她感情史实在太丰富,她同时爱上两个人,本来按照正常的思维,这种情况只能选择其中一个,但是这位才女思维比较独特,竟然破天荒地提出三人同居,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想法竟然得到同意,最后成了现实。
1936年11月,出狱后的丁玲辗转多地来到延安,毛主席非常重视,特意剃了胡子,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仪式欢迎她的到来。1984年,外国记者采访丁玲,询问她对毛主席的看法时,丁玲很自然地说道:“毛主席对我个人不错。”
1931年1月16日,上海。丁玲生完儿子胡小频68天。丁玲和丈夫胡也频租住在上海的房东的儿子突然去世。按理说,房东的儿子去世,与丁玲夫妇关系实在不大。当时,丁玲和胡也频穷得从医院回来连吃两个客包饭的钱都没有了,胡也频摸遍全身,只够买一个客包饭。
这几篇手稿,虽说是鲁迅纪念馆收藏的,但是其来源却是个谜。我们知道谢旦如先生是一个进步人士,曾经收藏了瞿秋白烈士的珍贵手稿,还有中共特派员冯雪峰交给他保管的一些重要文件和资料,包括方志敏烈士的《可爱的中国》《清贫》等。
文 | 陈漱渝丁玲有一双标志性的大眼睛,美丽又清澈。美丽的眼睛很多,清澈的眼睛罕见。作家丁玲(1904.10-1986.3) 中国古代的圣贤很重视一个人的眼睛。孟老夫子就说过:“胸中正,则眸子瞭焉。”意思是,只有心地纯正的人,眼睛才会明亮。丁玲就是这种心地纯正的人。
9月26日,“一纸书信 万千情怀——上海鲁迅纪念馆藏名人书信展”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奔流艺苑专题展厅展出,呈现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50多位名人撰写的70多封书信,从中可读大文豪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