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区内年底前无黑臭水体 分步实施雨污分流缓解内涝今年,沈阳将全面改造新开河、南运河、满堂河、辉山明渠及卫工明渠,在截污、清淤同时进行绿化改造、增设慢行道。对细河、白塔堡河等七条河流也将进行除臭整治。今年年底前,确保建成区内再无黑臭水体,达到水清、无味,提升周边市民的居住环境。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王国忠、记者刘桂菊报道 “春季以来,我们对污水直排、河道垃圾等11类河流污染突出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整治,排查40处涉水问题,对重点工程进展情况及重点河流污染问题加强巡查督导,辖区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快工作落实,目前31处问题已整改,其余9处问题正在积极整改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沈阳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水体达标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开展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强化组织协调、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制度体系,形成了全市上下水环境治理保护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为沈阳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环境基础。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于海)通过截污、清淤等工程的实施,力争用两年时间让城市运河水系环境得到全方位改善。12月8日,记者从市建委获悉,明年起,沈阳将对新开河、南运河、辉山明渠和满堂河4条河流进行综合整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沈阳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不断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日前,沈阳市浑南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召开工作会议,确定实行三级包保机制,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深入推进全区环境治理“三大攻坚”行动落地见效,着力提升环境质量。据介绍,通过开展“三大攻坚”行动,浑南区环境治理成效显著提升。
来源:【沈阳日报-沈阳网】傍晚,漫步新开河将军园,欣赏着余晖中新开河的旖旎风光。“爸爸,这条河为啥叫新开河呀?”一个清脆的童声传来。长廊里,一对年轻的夫妇领着一个扎马尾辫的小姑娘。小姑娘的稚语,不禁让我想起了新开河的前世今生。我在城建排水部门工作,对沈阳总长49.
苏家屯区相继制定了《苏家屯区2020年北沙河水体达标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和《2020年苏家屯区春季河流污染问题大排查大整改工作实施方案》、《苏家屯区沿河区域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等,全区累计完成单元式污水处理设施57个,建设污水处理站4个,铺设截污管线3.2公里,河道封育95公里,清淤7.34公里,养护河堤13公里,建设湿地5处共327亩,修建钢坝闸3处,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4万吨,累计完成治污工程52处。
近年来,为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沈阳市于洪区高度重视地表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将水体达标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下大力对地表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提出了“因河施策,多措并施,强化监管,稳定达标”的总体原则,并把细河于台国考断面水质改善列为重中之重。
中新网辽宁新闻9月26日电(记者 赵桂华)打造全球重要的空天新技术策源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空天生态城;打造东北数字经济先导示范区、东北数字经济第一城;打造产业创新先行区、绿色发展的低碳生态示范区;打造生态保护标杆、乡村振兴典范、生物科技摇篮;打造近悦远来的市民出行首选地、网红旅游
反馈:清淤河道,将把污水排入专门管线4月9日,有市民通过本报新闻热线96009-1反映,位于东陵南街南端的新开河,附近居民小区往河里乱排生活污水,导致整条河河水污浊、臭气熏天。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赴实地探访时发现,河流的清淤、修建工程已全面实施。
9月15日,沈阳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警示教育大会,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促改,扎实推进省委专项巡视整改任务落实,就不断将高标准营商环境行动引向深入,以更大担当和作为在全省走在前列、当好表率进行研究部署。
沈阳“二九”偏暖 几乎追平历史最高值昨天,沈阳的最高气温达到5.2℃,“二九”出现这样的天气确实比较少见,几乎追平了同期历史最高温,而这股暖气团还将在辽沈大地再待上几天,1月7日为“三九”第一天,气温会有小幅度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