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李贤诚 贵州六盘水报道视频剪辑 张晓寒近日有报道称,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从2017年开始,规划投资3亿元,建设鞭陀(即陀螺)小镇、公路自行车赛道等一系列旅游项目,但开工一年左右项目停工,烂尾至今。而在2020年3月,六盘水市水城区刚刚脱贫摘帽。
在贵州众多的城市中都各有特色,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其中在贵州有座被游客遗忘的小城,它已经走过了长达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至今还是一座相对冷门的千年小城,它就是坐落在贵州东部地区的:镇远县。
它被誉为贵州版“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水族建筑,还申报了3项世界吉尼斯纪录:分别为:世界最高的琉璃陶建筑、世界最大的牌楼、世界最高的水族、布依族、苗族民族元素建筑,但这些都不是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它最出名的“头衔”是中国最壕的烂尾楼;
航拍朱砂古镇。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航拍朱砂古镇。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航拍朱砂古镇。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景区内的汞矿矿道。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朱砂饰品配件。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工作人员正在制作朱砂饰品。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景区内展出的朱砂原矿雕刻摆件。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景区内展出的朱砂结晶体。
行走在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朱砂古镇,一股浓厚的“复古感”扑面而来,老建筑、老街道、老物品…2015年7月,万山区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突出工业文化和历史意义,对原汞矿遗迹遗址进行保护性的整体连片开发利用,打造了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
中新网贵州万山8月8日电 题:贵州废弃矿区重焕“青春” 成旅居新热选作者 周燕玲立秋时节,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的朱砂古镇凉风习习。从湖南到朱砂古镇旅居的徐桦一大早就和老伴出门散步,路过国营照相馆、邮局、供销合作社等老式建筑。年过六旬的徐桦感叹说:“好似穿越回了‘那个年代’。
如果说中国还有荒废的美,那么一定是在贵州的这个山沟里!这次自驾贵州的第3天,我和朋友一起来到贵州丹寨县,来这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看一个十分神秘的地方。这里可以说是被世人所遗忘的一个地方,这里曾经被誉为小香港,只不过,后来逐渐落寞,变成了一座空城,现在很少有人会来到这里。
1月13日航拍的万山区朱砂古镇景区一景。贵州铜仁市万山区曾被誉为“中国汞都”“朱砂王国”。20世纪50年代,万山成为集采矿、冶炼、科研于一体的汞工业基地。2001年10月,万山汞矿因资源枯竭政策性关闭,从此陷入了发展困境。
今天我们《秘境野游》团队闲来无事,准备去找一找附近玩水的地方。先上点图片,我们看看大环境:永乐龙湖水利风景区位于永乐乡东面与龙里县交界处的石笋沟水库内,水库建于1975年,库区面积14万平方米,坝型为砌石双曲拱坝,坝长160米,高72.56米,水库集雨面积4.29平方公里,总蓄水量215万立方米,主要用来灌溉农田。
格局要大,不要看到荒废的建筑,空虚的村落就感到惋惜,要想到这是社会发展、新旧更替的自然现象,现在是残垣断壁,荒芜一些,过去曾经辉煌过,即便没有辉煌,在建造它们的时候,也是创造了社会价值,增加了GDP,比如说贵州安顺市的双子村就是如此。
要说我们国家的各种类型的古镇,大家肯定是每个人各执一词,各有各的道理,但要说起古镇,难免都会扯到“古”、“旧”这些文字上来,说到“旧”,很多人一定以为是对古镇建筑的描述,破旧不堪、陈旧落后这些形容词张口便来,但今天要说的这个“旧”,并不是实际的字面意义,而是它的名字,旧州古城。
之前在贵州铜仁自驾游的时候,途中遇到一座荒废的村庄,40多户人家现在仅有4户留守,大多数的房屋已经人去楼空,衰败不堪,面对着这个即将消失的村庄,令人实在是惋惜,若干年后,会不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像这样的山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