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杜甫诗集,感受诗圣的人文情怀。赠 花 卿—唐代 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走进杜甫草堂,探访诗圣故居,感受杜诗文化。注释:•花卿:即花敬定,唐朝武将,曾平定段子璋之乱。杜甫《戏作花卿歌》中“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即指此人。
《赠花卿》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全诗内容如下: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译文如下: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此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 年)。
《以你的名字入诗》——“汶水之滨”男师友网名系列文/雅致丝语《岱岳疏影》一抹光影定格最美的瞬间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伟壮阔有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的钟灵毓秀有拔地通天之势有擎天捧日之姿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你挥毫泼墨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你用无与伦比的魅力和风采惊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四川广安摄影报道“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一千多年前,当流寓成都的杜甫听到蜀地的丝竹声时,甚为惊讶地写下此诗。说明早在唐代,天府之国的急管繁弦之音就已绕梁不绝。千年之后,巴蜀之地的袅袅余音,又该去何处找寻?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公元761年,流寓成都的杜甫听到蜀地的丝竹声时,甚为惊讶地写下此诗。如今,与前蜀高祖王建一同沉睡在永陵墓中的二十四伎乐石雕,留下了唐代宫廷燕乐的缩影,让当代人能窥得当时歌舞升平的场面。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761年,流寓成都的杜甫听到蜀地的丝竹声时,甚为惊讶地写下此诗。说明早在唐代,天府之国的急管繁弦之音就已绕梁不绝了。经过千年的岁月浮沉,当年宫廷宴乐的繁华场景已经难觅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