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在北京潘家园逛地摊的时候,一位藏族朋友向我推荐一条嘎巴拉念珠。当时根据孔道、包浆和磨损几个方面特征看,这条嘎巴拉有盘玩痕迹,但没年份,就直接说我不碰新的。这位藏族朋友很实在地说,这串嘎巴拉年份可能没多少,但是肯定是真的,喇嘛念过经的,他亲自从喇嘛手里收过来的。
在文玩界,有一种神秘而威严的存在,它既是修行者的法器,又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就是——嘎巴拉。然而,近年来随着文玩市场的繁荣,嘎巴拉逐渐被一些玩家当作普通的文玩来把玩,这不仅是对其文化价值的忽视,更是对信仰的不尊重。
嘎巴拉的来历嘎巴拉与“天珠”、“托甲(天铁)”共同誉为“藏密三宝”。嘎巴拉念珠,更是毫无争议的念珠之王!嘎巴拉一词来自梵文,是头盖骨的意思。最初这是一位古印度大成就者的名字。嘎巴拉原本以打猎为生,他的妻子和5个孩子相继死去,他在坟场中大哭,久久不肯离去。
嘎巴拉的本质就是“人骨佛珠”,它是一种宗教文物,在藏族比较常见。在佛教中,眉轮骨那是高僧修行成就所在,而手骨那是经常持法器,数念珠,常用的骨头,这两处骨头也是高僧修行的关键,一般来说指骨的嘎巴拉要比眉轮骨的好制作,指骨切成段用绳子串起来就是嘎巴拉了,而眉轮骨异常坚硬,取下来时是不规则的形状,所以要经过手工琢磨,不但如此,嘎吧啦都是等一位喇嘛圆寂后,才会磨下一颗嘎吧啦,所以,有110颗的嘎巴拉是非常珍贵的。
一条真正传承有序的嘎巴拉,是注入了无量的愿力的。而且人骨念珠的制作十分复杂,因为全是手工制作而成,所以僧人要拥有非常高技艺的,每天还要磨出其光泽,这样可能要用十几年的时间,同时要凑足一副念珠所有的眉骨,需要等十几位高僧圆寂,这样一来可能一副念珠需要花去五、六十年,甚至一百年。
婆罗门的永恒能量在藏地的念珠中,由人头骨磨制的嘎巴拉念珠最为秘密。在过去,不要说俗世之人,就是普通的西藏僧人也不会轻易见到嘎巴拉念珠,上世纪中叶,原本深藏寺庙修行地的嘎巴拉念珠,渐渐流入俗世,为收藏爱好者所见。佛说:这轮回里的每一秒都是平衡的。
其用材,一般由已获圆满报身有修为的藏族人在死亡之后,将其头盖骨,腿骨,指骨捐出以制作成特殊的法器!当然人骨念珠所用人骨不是一般人都可以,它必须是喇嘛高僧的遗骨,或者是地位尊贵者,如宋理宗他的头颅就被制成了嘎巴拉,宋理宗在去世之前,就立下遗嘱要在死后保持自己身体完整,因此在他被葬进永穆陵时,遗体被灌下了水银。
九宫八卦咒牌是藏族人身上最常见的护身符,相传是西藏密宗开山祖师莲花生大师,为慈悲一切众生于世间因受时空、方位不吉祥所生障难,特聚集梵、藏、汉三地佛教文化,内含中国的 ”八卦” 及 ”十二生肖” 结合设计出 ”九宫八卦”护牌。
1.三界牌所谓的三界牌,并不是指“天地人”三界。而是指用动物头盖骨制作而成的牌子,一般雕刻成盾牌状,据传可以驱鬼辟邪。三界牌一般都是取自梅花鹿、藏羚羊或者狍子头顶的头盖骨。因为顶骨自然生长的骨缝将头顶的骨头分为三个界限,因而文玩界就把它称作三界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