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喂,深圳又开了先河!说起这“无陪护住院模式”,还真让人眼前一亮!以后家里谁要是住院,咱们家属终于不用轮番上阵,累得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了。这模式一出来,那真是解决了很多家庭的老大难问题,不愧是深圳,敢吃第一口螃蟹!过去“一个人生病,全家跑断腿”的日子,终于要和我们挥手告别了!
其实回忆自己生病治病到康复的过程,还是看起来挺心酸的过程,大部分都是自己一个人在跑。跑积水潭我大概算了一下去了差不多6次,去积水潭合作的医院差不多也跑了6次。上一篇讲到积水潭门诊大夫建议我去挂主任医生的号,相对比较顺利。9号带着同仁的核磁以及积水潭的彩超去等大夫。
医院,对每个人而言是一个离不开,又不想去的地方。一个人进了医院,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不求在医院的劫难中大彻大悟,但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耗尽了家中的钱财后,至少我们也能够有所开悟。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这是全社会都在关心的问题,也是每个人的愿望。但现实的残酷却往往让人们事与愿违,明明有子女,老人却独自居住,明明儿孙满堂,却要一个人面对生活的琐碎,明明可以安享晚年,却常常感到焦虑和困扰…
大家好,我是洋洋,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玫瑰]这2天独自一人杵着拐杖到医院住院检查看病,面对检查结果,心情有点烦躁。这2天妈妈,老公,还有小姨,都给我打电话,我都未接,我不想和她们有交流。我只想一个人静静。我真的特别佩服那些生着大病,但是内心强大,乐观面对现实,积极面对生活的人。
人在什么时候最无助,我觉得是在医院看病的时候,除了自己跑前跑后办理各种手续和做检查以外,还牵扯很多不方便的事情,比如打吊瓶有需求的时候,或者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再或者腿脚不利索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家人或者朋友陪同,但如果自己在外地,就远水解不了近渴了,如果父母要去医院,自己没在父母身边,也是特别着急的。
放到今天来看,“一个人看病”面临的已不仅仅是情绪问题,还有更多现实问题。在种种背景之下,“陪诊师” 应运而生,小到取送病历、打印报告,大到陪人看病、跨城市代问诊,“陪诊师” 几乎可以包揽一切关于看病的准备工作。
这其中包括一个人购物、一个人吃快餐、一个人去咖啡馆、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搬家以及一个人做手术等。有中国网友留言称,“手术当天,我一个人签署了承诺书,一个人排队等候,一个人上手术台,然后再一个人回家,一个人取药换药。如果这些都能完成的话,真是孤独高手。”
大学的时候,我经常一个人去逛街,一个人去看电影,一个人去吃自助,当我一个人去医院的时候,妈妈打来电话问道:“最近几天怎么样?挺好的吧?”那是我在医院眼泪直掉,但是语气温和的和妈妈说:”挺好的,都挺好,妈妈我在上课,明天打给你,”怕妈妈听见我的哭声,所以我急忙挂掉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