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智源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大语言模型开源的项目,全世界范围内共有42项,中国有9项。“相比之下,我认为我们的开源开放力度还远远不够。”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6月9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智源)院长黄铁军在2023北京智源大会上作报告,发布悟道3.
智东西作者 | ZeR0编辑 | 漠影智东西6月9日报道,当生成式AI和大模型的飓风呼啸而来,全球掀起了一场狂热的GPT竞赛,大量紧迫的前沿议题随之接踵而至:语言、视觉、多模态大模型分别有哪些研究突破口?如何显著提升大模型的计算速度、效率和扩展性?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振芳界面新闻编辑 | 刘方远著名计算机科学家、“AI教母”李飞飞曾在自传《我看见的世界》中说:“历史刚被创造出来,但世界只有少数人知道。”2020年3月,OpenAI发布GPT3大模型。除了部分行业内人士,很少有人能预料到世界将因此发生巨变。
会议邀请了进行联合国技术顾问、剑桥大学智能未来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Danit Gal、联合国秘书长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前执行主任Amandeep S Gill、 慕尼黑工业大学AI伦理中心主任Christoph Lütge教授、世界卫生组织健康领域AI伦理与治理专家组组长,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Effy Vayena教授、 阿兰图灵研究院AI伦理负责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伦理特别专家组委员Adrian Weller博士、 IEEE 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伦理委员会共同主席。
在本次大会上,智源研究院发布了全面开源的“悟道3.0”系列大模型及算法。继2021年悟道大模型项目发布之后,智源“悟道3.0”进入全面开源新阶段,此次发布的一系列成果包括“悟道·天鹰”语言大模型系列、天秤开源大模型评测体系与开放平台、“悟道 · 视界”视觉大模型系列,以及一系列多模态模型成果。
日前,北京人工智能数据运营平台在2024北京智源大会上发布,“行业数据集—场景应用创新计划”同步启动。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黄铁军表示,构建大模型生态首先要建立数据流通机制,推动从数据到智能的正反馈。
一条仿真虫,能够模拟真实生物,由食物化学信号指引,自主向目标蠕动前行——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制的“天宝”高精度仿真秀丽线虫,近日登上了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计算科学》的封面。尽管长度仅约1毫米,但这条“虫”有着逼真的身体和精细的神经感知能力。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人民网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赵竹青)6月9日至10日,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主办的2023北京智源大会在中关村举行,中外200余位人工智能顶级专家参会,共话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