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快五十年了,独生子就是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叫独生子,为什么现在两个女儿也受到独生子女待遇,一个儿的拼命看孙子两个女儿怎么事也没有,女儿结婚要一大笔彩礼,生一个男孩真的是袁大头,独生子女费不多拿彩礼不少出,现在的独生子女证策是不是改变了,要纠正大要彩礼的不正之风,要不生两个男孩的可残了。
一项名为《新经济时期的子女性别和父母幸福感》的课题研究,对国内72个地级市4309个家庭的样本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解释,分析结果如下:0-1岁时爸妈幸福指数 :生男孩>生女孩,1-3岁 时:生女孩>生男孩,6-12岁时:生女孩=生男孩,12-18岁时: 生男孩>生女孩,18-30岁时 : 生女孩>生男孩。
我一度怀疑我这个朋友是个例,直到看了网友的现身说法,才明确感受到潮汕地区生这么多孩子的根本原因是重男轻女:挺真实的,前同事家里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就是一直生女儿生到有儿子为止,然后说就生这一个儿子,让他当独生子。
独生子女其实是我国的一个专有名词,也是一段历史时期的产物,主要是受当时政策的影响,因为我国的人口比较多,但是,当时经济条件也不好,为了发展国民经济,为了发展国家,所以,我国制定了计划生育制度,我们都知道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这项国策的影响下,才出现了独生子女,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少生孩子,少给国家增添负担,所以,在当时,如果不是独生子女,就要给国家交社会抚养费。
另外附上《圣经》诗篇 “万福源头” 里的一句话: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少年时所生的儿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满的人便为有福。他们在城门口和仇敌说话的时候,必不至于羞愧。我算是七零后中的奇葩,1971年出生的,居然是独生子,是父母提前响应国家的号召?
最近看到一篇引发热议的文章,名字叫做“近2亿独生子女的崩溃,从父母第一次生大病开始”。文中北大教授胡泳的故事触动人心:他为了照顾完全失能的母亲,毅然放弃了事业的高峰,成为了全天候的照护者。同时也引起了网友对给父母养老困境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