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姚洋建议取消中考分流,认为根据中考成绩否定40%的孩子,孩子才14岁、15岁就分流,在中国学历和能力、收入挂钩的事实下,相等于40%孩子锁定为未来低收入者,相等于把一辈子就毁掉了。
马上迎来五一小长假,初三毕业生家长正在热火朝天计划着利用小长假给学生看职业学校,却一夜之间收到“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将于五一后实施”的职业教育法首次大改的消息,家长们拍手叫好,殊不知是自己误解了字面意思。
在当今社会,教育已成为每个家庭和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演变,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质疑现行的中考制度及其带来的压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提出的建议:取消中考,将教育制度从12年缩短至10年义务教育,似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2022年2月8号,人民日报刊登了《共同富裕下的浙江》中发表了,可以不过进行普职分流。浙江省中考不再分流不是取消中考,而是指浙江省的中等教育学校,不再按照考生的成绩将其分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等不同类型的学校。
中考已经出成绩,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是自己能上高中,而忧愁的是自己只能上中职,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不用多说,能上高中的,就意味着大概率能上大学;而读中职的,虽然也有机会上大学,但这种机会寥寥无几,基本上绝大部分只能早早出来社会,甚至被人认为只能进工厂打螺丝。
中新网北京3月14日电(记者 袁秀月)中考普职分流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今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就普职分流等话题建言献策。如何看待围绕普职分流的讨论?中考改革能解决升学压力吗?中新网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