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某件事情,我们常常想到“这对我有什么好处”,梁惠王作为一个国君,首先想到“这对我的国家有什么好处”,也是人之常情,但只注重一己私利,是和儒家的观念不相符的,所以孟子马上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战国时期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的内容。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棒打死人和刀子杀死人一样吗?”梁惠王回答:“一样。”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背害死人一样吗?”梁惠王回答:“一样。”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壮马。
1.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指不好现象。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2.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3.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对象是人;常误用为“不可思议”,对象是事。
常用贬义成语蠢蠢欲动: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 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